前两天我那个刚认识不久的"闺蜜"小美,兴冲冲地给我看她在网上淘来的"翡翠手镯",说是才花了500块种水还特别好,我拿过来一看差点没气晕过去——这哪是翡翠啊,分明是玻璃做的,现在网上卖假翡翠的太多了,简直防不胜防啊,许多新手就像小美一样,被那些"高种水"的噱头忽悠得团团转,最后钱花了还买到一堆破铜烂铁,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怎么才能看懂翡翠的种水,避开那些坑爹的假货!
许多人一提到翡翠就问"这个种怎么样?",但到底什么是"种"呢?简单而言翡翠的"种"指的是它的结构粗细程度,结构越细密种就越好,比如玻璃种就是最好的,像玻璃一样通透;而豆种就是最差的,结构粗糙得像豆子,新手最简单犯的错误就是只看颜色,不看结构。记住啊种好的翡翠即使颜色浅一点,也比种差的值钱多了!
我个人觉得判断"种"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着光看。好的翡翠光线能够穿透得比较深,而且内部结构均匀;差的翡翠,光线要么透不进去要么内部像碎冰一样有好多棉絮。这玩意儿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理解的,多看多对比慢慢就有感觉了。
提到翡翠总少不了"水头"这个词。很多人以为"水头"就是翡翠里面有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水头"指的是翡翠的透明度,也就是光线穿透翡翠的技能。水头足的翡翠看起来晶莹剔透像刚洗过的春天树叶那样水灵灵的;水头差的,就显得干巴巴的没有灵气。
判断水头有个小技巧用手指挡住翡翠背面看正面能看到多少手指的影子。能清晰看到整个手指解释水头很好;只能看到模糊影子,说明水头一般;完全看不到,那水头就差了。不过这个方法对新手而言或许有点难掌握,多看真品实物是最好的学习办法。
现在的造假技术真是越来越高级了,假翡翠主要有这几类:染色石英岩、玻璃仿制品、注胶化解品。最常见的就是用白色石英岩染成绿色冒充翡翠,这类在强光下看颜色会浮在表面,不自然;还有用玻璃做的,仔细看会有气泡和流动纹理,真翡翠是不会有这些的。
我个人最厌烦的是那些注胶的B货翡翠,表面看起来不错但内部结构已经被毁坏了。这类东西戴久了会变色,而且对身体也不好,记住一句话便宜没好货尤其是翡翠此类东西,一分钱一分货是真理!
很多人买翡翠都看证书,但证书也能造假啊!正规的翡翠证书应有这些要素:检测机构全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签名、钢印。特别要留意的是证书上应该写明是"A货"翡翠,假使是B货、C货或是化解翡翠,都会特别注明。
我个人提议:买翡翠一定要选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比如国检的证书就很有权威性。拿到证书后最好还能上网查一下检测机构的,看看证书编号是不是真实有效。不过啊证书这东西也不能完全迷信,毕竟现在连证书都能造假了,多留个心眼总是没错的。
翡翠的价格差异真的太大了,从几十块到几百万都有。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被低价诱惑,或是被高价吓跑。记住:价格过低的翡翠99%是假的。真翡翠的价格是由种、水、色、工这几个因素决定的,不是随便喊价的。
我个人总结了一个经验买翡翠要"货比三家"但不是比价格,而是比品质。同样品质的翡翠价格差异不应该太大。假若发现某个商家卖得特别便宜,那就要小心了。还有啊那些在街头摆摊卖"老坑玻璃种"的,十有八九是骗子真的老坑玻璃种早被收藏家抢光了。
特征 | 真翡翠 | 假翡翠 |
---|---|---|
重量 | 比一般石头重 | 轻飘飘的 |
声音 | 清脆悦耳 | 沉闷或破裂声 |
手感 | 冰凉细腻 | 温热或粗糙 |
颜色 | 自然有层次 | 均匀但浮于表面 |
说了这么多其实鉴定翡翠真假也没那么难,👍关键是要多看、多摸、多对比。记住我说的几个要点:看结构(种)、看透明度(水)、摸重量、听声音、查证书,还有啊买翡翠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被销售的话术忽悠了。毕竟适合本身的才是最好的,不必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高种水"。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买翡翠就像谈恋爱急不得,要慢慢来,感觉对了一切都对了!期待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少走点弯路。要是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