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朋友拿着一块灰扑扑的石头说这是他爷爷留下的“老玉”,结果他花了大半年时间去请教老师傅,最后雕出来居然像艺术品一样,美得让人移不开眼。这让我想起本身以前对玉石的认知,就是“贵”和“难懂”。现在想想其实玉石变美还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手艺。
许多人以为玉石就是块石头,戴上去就行。其实不然,玉石表面或许有裂纹、杂质,甚至还有不规则的形状。就像你买衣服光看版型不行还得看做工,玉石也是一样需要打磨、雕刻才能好看。
我之前也犯过这类错买了块“玉镯子”,结果戴上后发现里面有个小洞,还有一道裂痕真是心碎。后来才知道这叫“瑕疵”,得找师傅应对。
别急着戴先看看有没有难题。毕竟美是需要耐心的。
有人觉得机器雕刻效率高,速度快但我觉得手工雕刻更有“灵魂”。就像做菜机器炒的菜味道再准也比不上人做的香。
手工雕刻的师傅会依照玉石的纹理、颜色来设计图案,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机器雕刻虽然整齐但缺乏温度。
我见过一个老师傅雕了一只“龙”,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那种感觉真不是机器能复制的。
雕刻师不是随便拿块石头就开雕。他们要先看石头的质地、颜色、硬度,甚至还要闻一闻有没有异味。
比如翡翠要透一点,白玉要温润墨玉要有“墨气”。这些细节外行或许不懂但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有一次我去店里师傅拿着一块石头看了半天,说“这块石头能够雕但得小心点。”我当时一脸懵后来才理解选石头也是门学问。
许多人以为雕刻就是“刻一下”,其实不然,从打胚、粗雕、细雕到抛光,每一步都讲究。
我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师傅花了一周时间雕一只“凤凰”,眼睛都要用针尖大小的刀一点点磨出来,那叫一个精细。
所以说好的东西都是慢慢打磨出来的,别急慢慢来。
雕刻完的玉石也不能随便放,要避免磕碰、高温、油污。就像你刚洗完澡不能马上穿脏衣服。
我以前把玉放在浴室里,结果第二天发现表面有点发黄,还有一点点裂痕,后来才知道水汽和热气对玉石伤害很大。
保养很关键别让辛苦雕刻的东西白费了。
有些玉石价格高不只是因为它是“玉”,还因为它有故事、有工艺、有传承。
比如一块普通的石头,假若被一位大师雕成了“福娃”,那它就不再是普通石头了。它有了价值也有了意义。
贵的不只是材料还有背后的奋力。
现在市面上假玉许多怎么分辨呢?你能够看光泽、手感、声音。
真玉摸起来凉凉的声音清脆;假玉则比较闷,摸起来滑溜溜的。
我以前买过一块“玉佩”,结果一敲声音“咚咚”的,完全不像真玉,那一刻我差点哭出来。
雕刻玉石不是谁都能干的,需要经验、技巧甚至悟性。
我有个朋友想学结果第一刀就崩了。他说“这哪是雕刻这是在玩命。”
不过只要用心慢慢练还是能学会的。别怕落空落空是达成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