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闺蜜小美哭丧着脸找我,说她花了两万多买的“和田玉”手镯,被鉴定鉴定为“石英岩”,我简直要笑不活了这年头买玉比找对象还难,一不小心就踩坑,最近新闻也曝出好几个玉器市场的大瓜,什么“玻璃当翡翠卖”、“B货当A货卖”的戏码轮番上演,简直让人血压飙升,今天我就把我这几年的血泪教训和避坑心得都掏心窝子分享出来,期待能帮大家少走点弯路。
这就像肯德基和米其林餐厅的区别!
玉的价格主要看“种水色工”四个字,种是指玉的细腻程度水是透明度色是颜色鲜艳度,工是雕刻工艺,同样是翡翠玻璃种的帝王绿或许上百万一克,而豆种的就几百块一克,还有溢价、名家雕刻、证书等级等因素都会作用价格,记住一分钱一分货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极品玉。
A货是天然翡翠的代名词,但≠高品质!
A货只代表翡翠是天然的,没有经过酸洗、染色等应对,但不代表它就是高品质的,就像猪肉是天然食品但肥肉和里脊肉价格能一样吗?B货是酸洗注胶的C货是染色的B+C货就是又酸洗又染色,所以买翡翠一定要看清是纯A货,但也要看种水色工是不是值这个价。我见过许多A货豆种翡翠,价格比应对过的冰种还便宜,这不科学啊喂!
除非你钱多得没处花否则别碰。
旅游景点卖玉就跟菜市场卖奢侈品一个道理,那些地方租金高、游客冲动消费,价格能不高吗?而且许多都是旅游纪念品级别的玉,品质堪忧。上次在云南大理一对老夫妇花了8千买了个“翡翠”手镯,回来一鉴定是岫岩玉气得老哥当场血压飙升!正规玉器店都有信誉可查,而旅游点的店大多流动性大,售后基本为零。除非是当地非常有名的老字号,否则提议绕道走!
证书不是万能的但没证书绝对不行。
靠谱的证书应是认可的珠宝玉石品质监督检验出具,比如NGTC、GIC等。证书上要有钢印、防伪标记、检测编号,并且能够查询。但要留意:证书只证明这块玉是什么材质,不评价品质!我曾见过证书写着“和田玉”,结果实物是价值几百的青海料,卖家却按新疆籽料卖了一万五!所以证书是基础门槛不能当品质保证书啊朋友们!
机器是流水线手工是艺术品!
现在许多玉器都是机器雕刻的,效率高成本低。但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手工雕刻,尤其是名家雕刻。机器雕刻的线条生硬、细节粗糙,手工雕刻则灵动自然。比如一个观音像机器刻的千篇一律名家手工的则神韵十足。手工雕刻不等于贵还要看雕刻师傅的水平,我买过一个手工雕刻的平安扣,价格比机器刻的贵了三倍,结果发现雕刻师根本就是新手,这买卖亏大了!
💎
这个说法有点玄学但有一定道理。玉确实会越戴越有光泽,因为人体油脂能滋养玉质,缩减内部结构摩擦。但“通透”这个说法不太准确,玉的种水是固定的不会因为戴久就变成玻璃种。不过长期佩戴确实能让玉的颜色更鲜艳,尤其是翡翠或许发生“色变”。我奶奶传给我的一个老玉佩,戴了十几年确实比新买时更油润,但透明度变化不大。所以别指望戴块豆种能变冰种,这不科学啊!
熟人坑起来那叫一个狠!
找熟人买玉有利有弊。好处是或许拿到折扣坏处是“杀熟”现象严重。我同事小张找表哥买玉,表哥推荐了个“极品翡翠”,结果鉴定出来是应对过的,价格却是原价。熟人之间碍于情面可能不好意思验货或验出来也不说。所以就算找熟人也一定要持续自身看鉴定证书,最好亲自去权威机构复检。友情提示熟人推荐≈广告不≈品质保证!
从入门级着手别上来就玩顶级。
新手提议从几百到一两千的玉着手练手,比如和田玉的青海料、俄料,或是翡翠的豆种、糯种。这些材质真实价格恰当就算买错也不至于肉疼。能够从小件着手比如平安扣、貔貅挂件等,慢慢掌握玉的质感。我第一次买玉就花了两千多买了个“羊脂玉”手镯,结果发现是青海料当时简直想哭!后来才理解入门级玉器主要看手感,不必追求极品。
避坑要点 | 详细做法 | 留意事项 |
---|---|---|
看证书 | 需求认可机构出具的证书 | 证书不等于品质保证 |
摸手感 | 感受玉的温润度和重量 | 和田玉手感油润翡翠清凉 |
比价格 | 多问几家对比价格区间 | 价格过低的要警惕 |
查出处 | 理解商家信誉和经营时间 | 新店多留心 |
要售后 | 需求提供复检和退换服务 | 无售后不采购 |
买玉就像谈恋爱要擦亮眼睛,多观察少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