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玉手镯却不知道怎么选尺寸?别急这篇文章帮你搞定!手镯圈口太小戴不进太大又容易滑落选对尺寸真的很重要。
比如,若周长16cm,推荐内径54-56mm。这个公式简单实用,适合大部分人群。
玉镯的尺寸大小内径主要有:6、0、6、8厘米这七种规格。玉镯的尺寸是依据手镯的内圈直径而定。
市场上,玉镯的尺寸内径通常分为50mm、52mm、54mm、56mm、58mm、60mm、66mm及68mm等不同规格,以适应不同人群的手腕尺寸。
根据玉手镯圈口尺寸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手掌宽度与适合的玉镯内径之间的关系。例如,当手掌宽度在60~64mm范围内时,可以选择56-58mm的内径。
**黄金测量法**:软尺法(精准必选)。手掌自然摊平,软尺绕掌宽处(拇指根至小指根)测量涂护手霜提升贴合度。
计算公式:周长÷14=内径。遇到自己喜欢的翡翠手镯时,不知道自己佩戴的圈口是多大怎么办?请看以下几点简单、易懂!
量圈口前先准备一把卷尺或者卡尺。测量法方式一:掌宽测量法(请看图一左手边,详情请看图二)。
手掌摊平,用直尺测量手掌最宽处,测量宽度后得出的数据找到表格对应的尺寸,即可选择合适的手镯圈口尺寸。
计算玉手镯合适尺寸,可依据“手腕周长+10-15mm=内径”的公式,再结合测量方法、基础对照、镯型、特殊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
首先是测量手腕周长,用软尺绕手腕最细处(靠近骨节)测量,建议在早上进行测量,此时手部状态更准确。
对于手骨软的人可以松量,手骨硬的人则紧量,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确定玉手镯合适尺寸可通过以下方法:
选择方镯、叮当镯及贵妃镯时,需要在正圈手镯的尺寸上,加1-2mm,而手骨节较大较硬的人需加3-4mm。
因为方镯和手部接触面积比较大,增加了佩戴的阻力,叮当镯大一些比较好看。所测得的尺寸为基准尺寸,通常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1-2毫米,以便于手镯的佩戴。
对于老年人或手骨节较大、较硬的人群,建议增加3-4毫米。
将游标卡尺测量得到的数据与下表进行对照,即可轻松换算出适合的手镯尺寸。
凤朝阳南红玉镯,其尺寸换算简便,只需将游标卡尺所测得的数据与以下表格进行对比。
为什么玉镯圈口这么重要?玉镯圈口,也就是手镯的内径大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戴进去、戴了舒不舒服。
选小了戴不上,选大了容易滑落,还显得手没精神。特别是贵重的玉镯,尺寸不对退换起来特别麻烦!
核心公式:手镯内径怎么算?【公式换算】手镯内径=周长÷14+1-2mm(余量)。
比如测量周长16cm(160mm),推荐内径54-56mm。
若你已拥有一款玉石手镯(需排除金银手镯及手链),却不清楚其尺寸,别担心,只需一把直尺便能轻松解决。
只需测量手镯的内直径,即可得知其尺寸方法如下图所示:若你计划在网上选购一款玉石手镯但不确定尺寸建议先前往实体店如商场或翡翠店进行试戴。
这些店铺通常配备卡尺,方便你测量手镯尺寸。传统的卡尺上。
翡翠手镯是很多翠友的心头好,但在选购时,手镯圈口的测量常常会让人头疼。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如何简单又精准地测量手镯圈口,确保你能挑到最适合自己的翡翠手镯。
手镯圈口测量:简单一招搞定!很多翠友在挑……
材质影响:和田玉等材质较硬的手镯比银镯等软材质的手镯更难佩戴,建议选大3~5mm以确保顺利佩戴。
左右手差异:主力手通常比非主力手大0.5~1个圈口,因此建议分别测量左右手以确定最合适的圈口大小。
软尺测量法因其精确性和便捷性而被视为黄金标准。在实际操作中。
其实,选对尺寸不仅能戴得舒服,还能提升整体气质。玉镯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适合自己。
不过有些款式可能需要额外调整,比如贵妃镯,椭圆形状需要在线长基础上增加5-2厘米。
记得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别被固定尺寸限制住。
提醒大家:网购时尽量找有试戴服务的商家,避免买到不合适的产品。
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轻松选出适合自己的玉手镯省心又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