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视频说有人花了几万块买了一块“翡翠手镯”,结果鉴定出来是玻璃做的,气得直接在直播间破防了,这事儿一出全网都在讨论大家着手质疑琥珀和翡翠到底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这么多人被坑?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顺便把若干收藏圈的冷知识也扒一扒。
琥珀是树脂化石而翡翠是矿石两者完全不一样,但许多人以为它们都属于“珠宝类”,这就简单被骗,琥珀是有机物翡翠是无机物性质差许多。
我以前也以为它们是同类,后来才知道差别这么大,现在看东西都不敢随便信了。
颜色不同、成分不同、价值也不同,别再傻乎乎地以为“绿的就是翡翠”了。
不能。 琥珀怕高温翡翠怕摔。假若一起戴或许将会互相作用。比如你戴着琥珀去泡温泉,它或许就融化了。
有些人喜爱把两种东西混搭,其实挺危险的。特别是冬天戴琥珀暖炉一开那叫一个“泪目”。
收藏时要拆开保管别图方便。不然最后哭着找鉴定师。
这个难题就像问“奶茶和咖啡哪个好喝”,因人而异,但一般而言好的翡翠比琥珀贵多了,因为翡翠资源少加工难度高。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有虫洞的琥珀,特别稀有价格也或许上天。但这类情况很少见。
所以别光看名字得看详细品质。有钱别乱花不然钱包会哭。
网上有许多方法比如用灯照、看光泽、听声音,但最靠谱的还是找专业机构鉴定。
我有个朋友就是被“老奶奶”骗了,说是祖传的翡翠结果一查是塑料的。那叫一个崩溃。
别轻信“熟人推荐”或“低价捡漏”。真金白银砸进去不如多花点钱做鉴定。
最常见的坑就是“以次充好”、“假货冒充真品”、“价格虚高”。还有就是“包装太华丽”,让人误以为是高档货。
我之前也踩过雷花了大几千,结果发现是合成的,那感觉就像吃了辣条还被老板骂。
收藏不是儿戏得多学点知识,别被“套路”了。
今年网上最火的是“琥珀虫洞”和“翡翠冰种”。还有人炒作“琥珀养生”、“翡翠辟邪”,搞得跟玄学一样。
这些热词虽然吸引眼球,但别当真。收藏还是要靠实力不是靠迷信。
现在网络信息太多真假难辨。提议多留意正规平台别被“网红带货”忽悠了。
能够送但得看对象。比如送长辈翡翠比较合适;送朋友,琥珀也能够。
不过要留意有些地方讲究“不送玉”,因为谐音“遇”。这有点迷信但传统嘛得尊重。
送礼物最要紧的是心意,而不是价格。别为了面子硬送最后尴尬。
除了出资还有文化价值和情感寄托。比如琥珀里有远古生物,翡翠有东方美学。
我觉得收藏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感受历史和自然的魅力。
有时候看着自身的收藏,会觉得生活没那么枯燥了。
琥珀和翡翠的关系确实有点复杂,但只要多学习、多请教,就不会被坑。2024年咱们也要擦亮眼睛,别让钱包“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