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古玩市场淘到了一件鸡骨白古玉“熊”它的来历颇为神秘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忍不住上手盘玩。刚开始,这枚“熊”通身白色,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如今经过两周左右的盘玩,我发现了部分微妙的变化,让我对这个过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刚买来的鸡骨白古玉“熊”,通身白色。经过两周的盘玩用放大镜看已经有了点点滴滴的玉性恢复的小斑点。)
咱们要明白鸡骨白高古玉的特性。鸡骨白,顾名思义,色泽如同鸡骨般白皙。此类玉石因其独有的质感和颜色自古以来就受到了藏家和玉石爱好者的追捧。但在盘玩之前,一定要熟悉它的变化过程,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
老玩家们常说,不懂这些别瞎盘。的确,高古玉在不存在完全玉化前,千万不要泡水否则容易吸水造成脱皮。我手中的这件鸡骨白古玉“熊”,在盘玩进展中,我发现它表面的灰皮仿佛一层厚厚的奶油般油皮。为了便于手持盘玩,我还加入了几粒珠子一起盘。
(高古玉管表面可能看不出明显的包浆但在放大镜下,灰皮仿佛一层厚厚的奶油般油皮。)
在盘玩进展中,我发现鸡骨白与玉质完好地方形成过渡,靠近鸡骨白的地方失透变黑褐色向玉质好的地方颜色逐渐变浅。这也正好说明风化淋滤的过程,先是失透,颜色变深,有一定的通透性。随着风化淋滤的加重再逐渐变白。
(鸡骨白与玉质完好地方形成过渡,靠近鸡骨白的地方失透变黑褐色,向玉质好的地方颜色逐渐变浅。)
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玉器从鸡骨白逐渐转变为象牙黄色调,充满生机。有一天,我索性用水轻轻冲洗了这件玉器,然后继续实施盘玩。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玉器的表面竟然变得滑腻起来同时那原本已经显现的黄色调更加浓郁呈现出一种金黄的璀璨光彩。
(用水清洗后的玉器表面变得滑腻且色彩浓郁,呈现出金黄色泽。)
此类变化让我欣喜若狂,也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用心盘玩,才能让古玉焕发新的生机。此类盘变性并不适用于已经彻底改变性质的鸡骨白古玉。有些古玉因为受地火烧过而形成的沁色,或是说像形成鸡骨白这样沁色的高古玉,基本是不会盘变的。
在收藏界,鸡骨白高古玉被誉为“盘出包浆惹人爱”。经过长时间盘玩的鸡骨白古玉,表面会发出一种极温润的光泽,感觉就跟光头和尚的头皮一样,称之为“和尚光”或“宝光”。这类光与玻璃对战争的韩明皇朝玉玉不一样而已。
鸡骨白高古玉的盘玩变化,是一件充满乐趣和耐心的事情。只有真正熟悉它的特性,用心去盘玩,才能让这份古老的美丽焕发新的生机。对那些急于求成、盲目盘玩的人而言,不如先放下手中的玉石,静下心来去学习、去感受,再去用心盘玩,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经过长时间盘玩的鸡骨白古玉表面会发出一种极温润的光泽,称之为“和尚光”或“宝光”。)
大家还看了:
鸡骨白古玉能盘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