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翡翠 > > 正文
20258/4
来源:叶启轩-翡翠商人

10个翡翠原石新手常踩的坑,你中了几个?(避坑指南+实测解析)

字体:
10个翡翠原石新手常踩的坑,你中了几个?(避坑指南+实测解析)
翡翠原石是许多人入行的第一步,但也是最简单被“坑”的地方,新手常常因为缺乏经验,掉进各种陷阱里,这篇文章整理了10个常见误区,结合实测案例帮你避开这些坑,

1. 盲目信任“赌石”神话

许多新手一听“赌石”,就以为能一夜暴富。其实赌石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知识和经验。没有专业判断力盲目最后大概率亏钱。 提示 看懂皮壳、掌握场口、掌握水头,才是关键。

2. 误把蜡皮当好料

有些原石蜡皮很厚,看起来像有水头其实内部或许很差。比如会卡场口的料子蜡皮厚到打灯都看不到水头,切开后或许只是“外强中干”。 提议 蜡皮厚不一定好要看内部种质是不是老。

3. 忽视表皮裂纹

表皮上的裂纹简单看到,但内里的绺裂却很难判断。尤其是那种不明显、但会延伸至内部的绺,风险极高, 留意 恶绺中间常夹杂水垢,颜色可能是红、黑、黄、白等,

4. 被“雾层”迷惑

有些原石表面有雾层,新手有可能误以为是好料,其实雾层厚不一定代表内部好,反而可能掩盖了瑕疵。 案例 有人误判为雾层厚结果切出后底子发灰、棉絮满布,根本没法做成品。

5. 过度追求“浓绿”

顶级翡翠需要“浓而不暗、阳而不艳、俏而不俗”,不能只看颜色深浅。太浓的绿可能暗沉太艳的绿又显得浮夸。 提示: 绿色要自然、均匀才值钱,

6. 不懂“种水”概念

“种”指质地“水”指透明度,新手常混淆这两个概念。种老水足的翡翠才值钱,种嫩水差的再好看也难卖高价。 实测: 有些原石表面光亮但切开后肉质松散就是“假水”。

7. 忽略皮壳硬度

皮壳坚硬致密的原石,内部种质往往更好,假若皮壳松散、砂粒模糊,那内部可能‘嫩’, 对比: 有的料子皮壳如石头般坚硬,切开后种质老道;有的则一摸就掉砂,内部结构松散。

8. 被“黑点”误导

翡翠原石表面有时会有黑点、黑丝、黑斑,这些可能作用美观和价值。尤其是黑点出现在冰种料子里,更需警惕。 起因: 地质环境差异、杂质渗入等都可能引发黑点,

9. 不会用放大镜观察

新手常凭肉眼判断,其实20倍放大镜能发现许多隐藏疑问,比如细小裂纹、杂质、矿物结晶等。 提议: 买原石前一定要用放大镜仔细检查。

10. 忽视市场行情

不掌握市场价格很简单被“低价”诱惑,有些原石看似便宜其实品质差甚至可能是假货。 提醒 多看多问理解行情后再决定是不是采购。

精彩评论

【纠错】 【责任编辑:叶启轩-翡翠商人】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