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你又被“网红打卡地”卷晕头了吗?深圳恩施土家女儿城名字听着仙气飘飘实际呢?七拐八绕进深山手机信号比WiFi还难找景区门票小一百,进去一看全是“游客照同款”的土家元素堆砌,别急着买机票听我一句劝——这地方,你真不一定需要去。
“我花了三天假期两千块钱,最后朋友圈发九宫格还不如在家楼下拍张照片发朋友圈?”——来自上周刚踩雷的闺蜜灵魂拷问,其实吧土家女儿城此类人造景区,本质就是“花钱买体验”,可这体验真的值吗?
恩施女儿城门票挂牌98元,不过你猜怎么着?景区门口那些“土家特色”手工艺品摊位,随便买点小玩意儿人均消费轻松破百,对比隔壁利川腾龙洞门票120元还能看溶洞奇观,女儿城这点“土家建筑模型+表演秀”,性价比简直感人,其实吧土家文化精髓根本不在这,当地村民自身都说“那些表演都是外地演员演的,还不如去宣恩看真土家赶集,”
从深圳到恩施女儿城高铁+大巴耗时近12小时,总花费约450元。不过你留意看地图就知道了,这地方离恩施市区足足40公里,山路蜿蜒得能让你质疑人生,导航信号时有时无其实吧,当地出租车司机都明码标价50元一人进景区,这钱你真愿意花?去年有位游客吐槽:“导航直接把我带进农户家菜地,最后是老乡帮导航才找到路。”
交通途径 | 耗时 | 花费 |
高铁+大巴 | 11-12小时 | ¥450 |
自驾 | 8小时 | ¥200(油费+停车) |
景区内那家“女儿城土家宴”,菜单上标注的“土家腊肉”其实是冷冻品,价格却要88元一斤,其实吧你往景区外走两百米当地农户卖的腊肉才40元,不过最离谱的是那些“特色小吃”,比如土家烧饼景区里卖15元一个,味道和街边5元一个的没啥区别。有位游客算了一笔账:“三个人在景区吃饭花了350,出去吃同样的量才120这差价,够买多少土家腊肉了?”
每晚8点的《女儿城》表演,票价198元起。不过你猜怎么着?节目内容无非是土家摆手舞、哭嫁等老三样,演出服还是那种“游客一眼就能看出是演出服”的样式。其实吧真正的土家祭祀活动你根本看不到此类商业表演。去年有文化学者指出:“此类表演把土家文化简化成了符号,就像把春节简化成放鞭炮一样,丧失了文化内核。”
其实吧土家女儿城此类人造景区,真的没必要专门跑一趟。不过假使你已经订了票,能够试试这些补救措施第一提早在美团抢“门票+表演”套餐,能省30元;第二带足干粮,景区外有卖土家特色食品的农户;第三,专门去土家民居区和当地老人聊聊天,比看表演有意思多了。去年有位游客说:“和一位织西兰卡普的老奶奶聊了半小时,比看两小时表演收获还大。”
其实吧土家女儿城这类人造景区,本质上就是“文化符号”的过度商业化。不过随着游客越来越理性,此类靠“土家”标签吸引人的模式迟早要被淘汰。2022年调查显示,62%的游客更愿意选取“深度体验式”旅游,比如参与土家农耕活动、学习西兰卡普织染等。未来这类人造景区要么转型做文化教育,要么就只能靠低价竞争,最后陷入“越没人去越降价,越降价越没人去”的死循环。
三天两夜花费近两千,最后朋友圈九宫格发的是“游客照同款”土家元素。你真的觉得这值得吗?与其花钱买一个“土家文化”的空壳,不如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真正的土家文化到底在哪里。毕竟旅游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打卡”,而是“体验”。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