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许多贷款平台喜爱把月利率说得特别低,比如"月息0.99%"听着是不是很实惠?但实际上他们不告诉你这是年化利率的1/12,真正年化利率或许高达10%以上。现在新规要求务必确定标注年化利率,咱们就能直接对比哪家更实惠,记住:看年化不看月息这是硬道理。
举个例子:同样是借1万元月息0.99%看起来比1.5%的月息好,但算成年化利率分别是11.88%和18%,差别是不是很明显?
月利率 | 年化利率 | 实际成本 |
---|---|---|
0.99% | 11.88% | 中等 |
1.5% | 18% | 较高 |
现在很多人手头紧就同时申请好几家贷款,想着总能批下一两家。殊不知每次申请贷款都会在征信报告上留下"查询登记",一个月内查询超过5次,你的信用分可能就掉下来了!银行看到这么多查询登记,反而觉得你缺钱更不敢借给你了。
新规要求贷款平台必须确定告知查询对征信的作用,所以申请前一定要想清楚我是真的需要这笔钱还是只是想试试水?
那些长篇大论的合同很多朋友都是直接划到底部点击"赞同",对吧?小心那些"默认赞同"的条款,比如"授权平台随时更改利率"或"默认扣款落空后收取高额滞纳金",新规要求这类条款必须明确标注,不能搞文字游戏。
我的提议是看到"默认"、"自动"这类词,一定要点进去看看详细内容,现在好了新规下这些条款会加粗显示,咱们一眼就能看到。
很多人以为贷款提前还清能够省利息,结果发现还要付违约金,气不气?新规要求所有贷款产品必须明示提前还款政策,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一般而言银行贷款提前还款可能要付1-3个月的利息作为违约金,而网贷平台可能更高。所以申请前一定要问清楚:"提前还款有没有手续费?多少?" 现在好了新规下这个信息必须醒目展示。
以前那些贷款APP总有一堆"服务费"、"管控费"、"审查费"等等名目,加起来比利息还高!现在新规要求所有费用必须列在年化利率计算范围内,不能再拆开算。
举个例子:以前可能写着"年化8%+2%服务费",实际成本是10%但新规下必须直接标明"年化10%",这样咱们一眼就能看清真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