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大学生被套路3次!以租手机的名义发放贷款?揭秘真相+避坑指南

来源:贷款
谢明杰-持卡人 | 2025-07-01 11:31:3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20岁大学生被套路3次!以租手机的名义发放贷款?+避坑指南

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真的让我很震惊。一个20岁的大学生,竟然被套路了三次!而且都是以“**租手机**”的名义,结果却变成了**贷款陷阱**。

这事儿太真实了,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今天我想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给大家提个醒。

一、什么是“租手机”的贷款套路?

以租手机的名义发放贷款

简单来说,就是**打着租手机的幌子**,实际上是在给你放贷款。

  • 第一步:你去某个平台,说想租一部新手机。
  • 第二步:平台会让你填写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学生证、电话号码等等。
  • 第三步:然后他们会说:“我们先帮你支付一下,你分期还钱就行。”
  • 第四步:你签完字,手机到手了,但其实你已经背上了一笔贷款。

你以为只是租手机,结果你成了“贷奴”。这种套路太恶心了。

二、为什么大学生容易中招?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 年轻不懂事:很多大学生刚步入社会,对金融产品不了解。
  • 急需用钱: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家里经济紧张,或者自己临时缺钱。
  • 平台包装得像正规公司:他们用各种话术让你觉得“这是合法的”。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被骗的。他说当时觉得挺靠谱的,结果一个月后就收到催债短信。

三、真实案例分享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自网上的一位网友:

“我20岁,刚上大二。当时想买一部新手机,但没钱。看到一个广告,说是‘免押金租手机’,我就去了。结果他们让我填了各种信息,还让我签字。我以为只是租手机,没想到签的是贷款合同。后来才发现,每个月要还1000多块,利息高得离谱。现在我都快还完了,但心里还是不舒服。”

这就是现实,太可怕了。

四、如何识别这些套路?

以租手机的名义发放贷款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帮助你避免被套路:

  1. 不要轻信“免押金”、“零首付”等话术。天上不会掉馅饼。
  2. 仔细看合同。别急着签字,看看有没有隐藏条款。
  3. 核实平台资质。可以查一下这个公司是不是正规的。
  4.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身份证、银行这些都别随便给。
  5. 拒绝“刷流水”、“做信用记录”等说法。这些都是常见的套路。

如果你发现对方在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你有没有其他贷款?”、“你有多少钱?”之类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五、如果已经被套路了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中招了,也不要慌。你可以这样做:

  • 保留所有证据。包括聊天记录、合同、转账记录等。
  • 联系平台协商还款。有些平台可能会同意延期或减免部分费用。
  • 向有关部门投诉。比如消费者协会、银保监会等。
  •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起诉。

虽然过程可能会有点难,但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有办法解决。

六、我的观点和建议

我觉得,这种套路真的很可恶。它利用了年轻人的无知和急切,把人一步步拖进深渊。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

  • 别贪小便宜。那些看似免费的东西,背后可能藏着巨大的风险。
  • 多学习金融知识。了解基本的贷款流程和风险,能帮你避开很多坑。
  • 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别让别人轻易拿到你的身份信息。

我们不能保证永远不被骗,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被坑的机会。

七、避坑指南总结

我整理了一个简单的避坑指南,方便大家参考:

注意事项 具体做法
看清合同内容 不要急于签字,逐条阅读
核实平台 查、查信息、查口碑
不随意透露信息 身份证、银行、验证码等别乱给
拒绝“刷流水” 这种操作很可能涉及非法贷款
及时维权 发现问题立刻报警或投诉

希望这篇帖子能帮到你。如果你也遇到类似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记住一句话:别让一时的冲动,毁了你的人生。

精彩评论

头像 孔强-债务助理 2025-07-01
戴某某设立“某某商城”App,通过贷款中介寻找有贷款需求的客户,引导其至App签订租机协议,再根据客户需求采购手机,实现“平台租机—市场变现—发放贷款”流转过程,最终完成变相放贷行为,而借款人则需要承担高额租金、回收差价和中介费用。租机平台的“合法性”与其实际运作方式之间的“切割”成了监管难点。近期,这种新型非法放贷手法在市场上出现,一些贷公司将手机变成拓展业务的新媒介,以手机回租等形式变相发放贷款。号称“零抵押”“低月租”的“手机贷”,如何利用高额利息牟利,甚至让消费者“机钱两空”?今年初,上海市民姜女士向上海静安警方报警,称其去年底因急需用钱。
头像 金泽昊-债务结清者 2025-07-01
租机贷业务模式本身涉及租机平台、设备商户、消费者等多个角色,若平台或商户在经营过程中与贷款公司合作或直接从事放贷业务,则可能涉及以下几类与“套路贷”相关的刑事风险:以租赁名义非法放贷,构成非法经营罪 租机平台或商户若没有相关金融许可,却通过租赁手机的名义,向大量消费者发放高息贷款。
头像 马宇航-债务顾问 2025-07-01
警惕“无门槛”“免审核”贷款:正规金融机构会审核借款人资质,而非法放贷往往以“零门槛”为诱饵,实则暗藏高额利息和催收。认清“租机变现”本质:手机租赁平台若要求“租满即送”或“折现回收”,很可能是变相,实际成本远超正常贷款。选择正规渠道借款:如需贷款。通过让客户租手机给客户放贷的行为,不仅可能触犯刑法、民法典及电信管理条例等多个法律法规,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因此,建议相关从业者务必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放贷活动。 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应提高警惕,谨慎选择贷款方式,避免陷入非法放贷的陷阱。如遇可疑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
头像 李明杰-资深顾问 2025-07-01
据姜女士陈述,去年底因急需用钱,她通过自称贷款中介的吴某在多个APP上以“租借手机、转售”的方式获得资金,但因此背负了巨额“租金”债务。当时,被吴某声称的“无抵押、不看征信、快速”等诱人承诺所吸引,姜女士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安装了一款“芒果商城”APP,将个人信息提供给客服后。
头像 廖静-律师助手 2025-07-01
借款人不仅要承担双倍手机租金,还要支付回收差价与高额中介费。在多方配合下,戴某完成“平台租赁手机—市场流转变现—贷款资金发放”的非法放贷过程。经审计,他以线上租机方式向130余人放贷170万元,年化利率高达37%-1155%,远超法律规定,该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
编辑:谢明杰-持卡人 责任编辑:谢明杰-持卡人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20岁大学生被套路3次!以租手机的名义发放贷款?揭秘真相+避坑指南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