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说到公司收到贷款怎么记账,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必须搞明白的事儿!别看这事儿好像挺简单,不就是钱来了记个账嘛,但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我当初刚接触财务那会儿,就被这个搞晕了好久,现在想想,真是“痛并快乐着”啊!
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话题,保证给你说个明明白白,让你不再对着那笔“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发愁怎么记账!
你想想,公司辛辛苦苦贷来了款,钱总算到账了,这钱第一步肯定得先记到公司的账上啊!不然,这笔钱不就“打水漂”了嘛!
这时候,你就要在账本上记一笔,增加公司的“钱袋子”。这个“钱袋子”在会计上,就叫“银行存款”。没错,就是你公司银行账户里的那堆钱!
第一步分录就来了:
借方,就是增加的意思,钱多了,当然要记在借方啦!
不过你可得想清楚了,这笔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是借来的!你还得在账本上记一笔,表示公司现在欠了别人的钱。这个“欠条”在会计上,就叫做“负债”。
根据贷款的期限,这个“欠条”又分两种:
这个区分可太重要了,关系到你公司财务报表上的负债结构,可别搞混了!我当年就因为搞混了这个,被领导狠狠批了一顿,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第二步分录就来了:
贷方,就是增加负债的意思,欠钱了,当然要记在贷方啦!
把第一步和第二步结合起来,就得到了完整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
简单吧?是不是感觉“so easy”!不过别急着庆祝,这还没完呢!
你以为贷款就只是这么简单吗?天真了!现实中,总有些“幺蛾子”等着你。
比如,有些“不正经”的贷款,会让你在拿到贷款之前,先支付一部分利息,这叫“斩头息”。这简直就是在“耍流氓”啊!
不过别慌,有规定,这种“斩头息”是不合法的!在记账的时候,你不能按照贷款合同上的总额来记,而是要按照你实际拿到的钱来记。
举个例子,你贷了10万,但先被扣了1万的利息,那你实际到手就只有9万。这时候,你的分录就该这么记:
借:银行存款 9万 |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9万 |
那这1万的利息怎么办呢?别急,这1万就当作是你提前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了,记在“财务费用”里。
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多数贷款都不会有“斩头息”这种操作。但你还是得了解一下,以防万一嘛!
你可得记住了,贷款的钱可不是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得按照贷款合同上约定的用途来用。比如,你贷了款说是要买设备,那你就得真的拿去买设备,不能拿去买包包、买车子。
要是你乱用了贷款,银行可是会找你麻烦的,轻则罚你钱,重则让你提前还贷!那可就亏大了!
在记账的时候,你还得把贷款的用途记清楚,方便以后查账。
贷款可不是免费的午餐,你用别人的钱,就得支付利息。你还得在账本上记一笔,表示你欠了银行的利息。
这个利息,在会计上叫做“应付利息”。你每个月都要按照贷款合同上的利率,计算出当月应该支付的利息,然后记在账上。
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 贷:应付利息 |
借方,表示增加费用,利息支出嘛,当然要记在借方!
贷方,表示增加负债,欠银行的利息,当然要记在贷方!
到了还款日,你再把这笔利息支付给银行,分录就变成:
借:应付利息 | 贷:银行存款 |
借方,表示减少负债,还钱了嘛,当然要记在借方!
贷方,表示减少资产,钱花出去了,当然要记在贷方!
不过这个利息计算可有点复杂,涉及到利率、计息期等等,你要是不懂,可以请教一下财务大神,或者看看相关的会计准则。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贷款总有到期的一天。到时候,你就要把本金和利息一起还给银行了。
这时候,你的分录就该这么记: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 借:财务费用 | 贷:银行存款 |
借方,表示减少负债,还钱了嘛,当然要记在借方!
贷方,表示减少资产,钱花出去了,当然要记在贷方!
不过这个分录可能要根据你的还款方式进行调整,比如分期还款等等,这个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公司收到贷款的账务处理,也就那么几步: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只要你把这几步记清楚了,公司收到贷款的账务处理,就再也难不倒你了!
不过我还是得啰嗦一句,记账这事儿,可马虎不得!你要是记错了,那可就麻烦了!你可得认真对待,仔细核对,确保每一笔账都准确无误。
好了,关于公司收到贷款的账务处理,我就先跟你聊到这里了。希望这些“掏心窝子”的话,能帮到你!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来找我“唠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