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 > > 正文
20257/17
来源:邹昊-持卡人

什么银行不搞贷款?2025年避坑指南揭秘!

字体:

什么银行不搞贷款?2025年避坑指南,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说贷款难了?不是说不能贷而是贷款门槛越来越高了,特别是那些曾经“随便就能贷”的平台,现在也纷纷撤退了, 你知道吗?大行们现在对贷款业务越来越谨慎了,像工行、建行这些老牌银行,以前是“随便贷”现在反而更挑人了,他们不是不想贷而是怕出难题, 你看啊网贷平台现在也凉了,之前许多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都冲进去做高息贷款,想着靠这个赚点快钱,结果呢?资金链一断直接崩盘,现在好多平台的资金量只剩去年的六成,你说这还能撑多久? 民间借贷和这些,其实早就被银行划清界限了,银行有条例不能乱放贷不然风险太大,所以那些高利率助贷的机构,现在也挺惨的,他们本来就是“打擦边球”,现在风头一紧立马就露馅了, 龙江银行就挺典型的,它干脆砍掉互联网贷款业务,宁愿不赚钱也不想再冒险,东北那边的城商行几乎全都暂停了网贷业务,引发区域资金紧张大家借钱更难了, 而国有大行呢?他们现在更愿意通过本身的渠道放贷款,比如手机银行。虽然利率低一点但安全系数高多了。毕竟他们手里有几亿使用者的存款,不能拿去。 你知道吗?现在连政策性银行也着手收紧贷款了。比如中国农业进展银行,专门支撑“三农”贷款,但也不再随便了。还有开发银行以前是给大项目贷款的,现在也变得谨慎起来。 你有或许问“那哪些银行真的不搞贷款?”其实政策性银行就是典型例子,它们不接纳存款也不随意放贷只针对特定经济活动,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负责外贸相关的贷款,普通人根本用不上。 不过别以为只有这些银行不搞贷款。现在许多中小银行也退出了网贷市场。他们原本想靠高息贷款冲规模,结果现在反而陷入困境。资金链一断整个业务就垮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朋友的故事。他之前在一家小银行工作,后来因为放贷太多不良率太高,银行直接裁员了。他说:“咱们那时候为了冲规模,啥都敢放结果现在全完了。” 监管层也看不下去了,他们觉得国有大行要是继续放高风险贷款,一旦出事作用太大,所以现在对大行的网贷业务严谨管控。数据显示2024年国有大行消费贷规模超2万亿,但不良率普遍超过5%有些平台甚至坏账率突破5%。 你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银行现在这么谨慎?其实很简单风险太高。以前大家觉得贷款没难题,但现在经济环境不好企业出资意愿低,老百姓也不敢花钱银行自然就更保守了。 我之前也申请过贷款,结果被拒了。我当时还纳闷:“我收入还能够啊怎么就不行?”后来才知道银行审查越来越严资质不行就直接谢绝。 准入成了最后的防火墙。像亿联银行这样的机构,开始用“三三结构”模型筛选平台,从股东、风控技能、流程规范三个维度来判断风险。实控人境外滞留、杠杆超5倍这些都会被扣分,风险指数飙升。 现在六大行和App已经没有网贷入口了。就连他们的子公司直销银行,也坚守底线不碰网贷。这是为啥?因为性风险太大了,一旦出事作用整个金融体系。 说实话现在的贷款环境真的变了。以前你以为随便找家银行就能贷,现在却要层层审核还要看你的信用登记、收入证明、负债情况等等。 消费贷倒是还在做,但利率低审批流程也复杂。不像以前那样“秒批”,所以假使你觉得别的地方贷款麻烦,能够试试工行虽然门槛高,但利率低手续也简单。 不过别光看广告。贷款真没那么简单。你得考虑清楚本身的还款技能,别被高利率诱惑了。高利息=高风险不是开玩笑的, 还有经营贷现在也变了。以前深圳那边的经营贷市场很火,但最近农业银行居然没进前十。解释他们重心不在这里了。大行们现在更倾向于自营业务,比如消费贷、信用卡等,虽然收益少点但风险可控。 你有可能担忧:“那以后贷款会不会更难?”其实贷款还是有的只是办法变了,你要学会恰当规划别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贷款上。 过来人说别光看广告贷款真没那么简单。你得知道银行也有本身的考量。他们不是不想贷而是怕赔钱。 民间借贷和,听起来好像简单但风险极高,一旦还不上结果不堪设想,能不借就不借能自身应对就自身应对。 现在政策性银行也开始收紧贷款了。它们不对外公开也不随便。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都是“特殊”的银行不能存款也不能随意放贷。 你知道吗?有些银行连个人贷款都不做了。比如龙江银行干脆砍掉互联网贷款业务。东北地区的城商行也全面暂停网贷,引发资金紧缺。 所以说2025年的贷款市场真的不一样了。银行更谨慎平台更谨慎风险更高。你要做好心理筹备别轻易信任那些“高利率、快”的承诺。 总结一下: - 政策性银行:不对外公开不随意放贷。 - 国有大行:转向消费贷风险可控。 - 中小银行:部分退出网贷风险高。 - 网贷平台资金链紧张风险极高。 - 民间借贷:高风险提议慎选。 送你一句话贷款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贷款是万万不能的,别把所有期待都寄托在贷款上,恰当规划才是王道。

精彩评论

头像 潘俊驰-律助 2025-07-17
近日,老蒋统计了下深圳经营贷业务量排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位列前三位、而作为四大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居然没有进前十,随着深圳经营贷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各大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各家银行都对利率,额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而农业银行重心则不再经营贷上面,这方面业务几乎停滞了。它们零售业务弱,想靠高息贷款冲规模,而且资金报价开到5%,利润看着挺诱人。但这种玩法风险极高,目前各个平台的资金链都紧绷,还在做高利率网贷的中小助贷机构,资金量只剩去年底的60%左右。如果更多银行退出,击鼓传花直接嗝屁,平台可能直接断血。最主要是定价倒挂风险,某助贷机构算过账,安全目前的不良率。
头像 贝昊-债务逆袭者 2025-07-17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银行,银行不存、贷款业务。银行是部门,主 要是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经理国库。我国还有一种政策性银行,只针对特定经济活 动贷款,不接受存款,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银行,银行不存、贷款业务。银行是部门。
头像 虞宁-上岸先锋 2025-07-17
说起银行的业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存取钱以及贷款,因为这几项业务是我们去到银行次数最多的,吸收储户存款以及向下发放贷款收取利息也是银行得以生存的主要方式。但在我国有这样三家“特殊”的银行,我们也非常熟悉,它们既不能存款业务也不能随意发放贷款。截至7月,六大行和App已无任何网贷平台入口,子公司直销银行即便面临生存危机也坚守不碰网贷的底线。监管之所以对国有大行“开刀”,源于其庞大体量可能引发的性风险。数据显示,2024年国有大行消费贷规模超2万亿元,但网贷业务不良率普遍超过5%,部分高风险平台合作项目坏账率甚至突破5%。2025年上半年。
头像 芦宏-律师助手 2025-07-17
与此在大行纷纷撤退的下,部分中小银行反而逆势冲进来,尤其是一些城商行、农商行,零售业务本来就弱,看到高息贷款利润诱人,资金报价甚至开到5%,想着能靠这波做大规模,可惜这种玩法风险极高,资金链本来就紧张,还在做高利率助贷的机构,资金量只剩去年底的六成。不少业内人算过账,按照当前不良率。一旦经济回暖企业贷款需求复苏,银行必然优先撤离高风险网贷,击鼓传花游戏即刻崩盘。 准入成最后防火墙 亿联银行等机构紧急构建“三三结构”模型:从股东、风控能力、流程规范三维度筛除高风险平台,扣分项包括实控人境外滞留(风险指数飙升)、杠杆超5倍等。
头像 尚斌-法务助理 2025-07-17
它是一家主要负责进出口业务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一家从事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业务的银行。支持外贸发展,主要是承接一些和国际组织的贷款,涉及的领域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电力、通信等等,对于经济的发展重要同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三家政策性银行都是有针对性的目的才成立的。
头像 池雨泽-债务助手 2025-07-17
民间借贷:非银行业务:民间借贷是个人与个人或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不属于银行业务范畴。银行通常不提供此类服务,因为它们需要遵循严格的金融监管规定,并确保贷款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非法或高风险贷款::银行不会提供服务,因为通常伴随着极高的利率和不透明的借贷条款。工商银行的贷款门槛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不过审批流程倒是不复杂,手续也比较简单,利率也相对比较低。(看情况自由选择加哪些)国有银行嘛,一般会在基准利率上往上浮一点。所以如果你觉得别的地方贷款太麻烦,可以考虑试试工行。 其他银行的选择 除了工行,像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这样的国有大行。
头像 孔强-债务助理 2025-07-17
大行这么做其实不难理解。它们是金融的 “防火墙”,要对几亿用户的资金安全负责,网贷业务不良率高、合规风险大,和它们的定位根本不搭。现在转向自己做消费贷,虽然收益少了点,但通过手机银行这些自己的渠道放贷,风险更可控。过去两年大行网贷规模一直在缩减,现在更是 “只收不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是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和开发银行一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不对外开放。它的主要作用是筹集资金支持“三农”。例如,该银行负责粮食、棉花、石油等贷款的购储。最后,中国进出口银行可能没有前两家那么有名,但它也是一家大银行。顾名思义,这个银行主要负责进出口业务。
头像 宦嘉诚-经济重生者 2025-07-17
第开发银行 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即非营利性银行,它的主要目的其实是配合经济发展活动进行投融资,简单来说,开发银行成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一些大型经济发展项目进行贷款和投入资金,所以其业务是一般是不会面向普通储户的。由于银行内部原因,我行将从2025年3月10日起暂停受理新增个人贷款业务申请,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暂停业务范围 个人住房贷款申请 个人存单质押贷款申请 存量客户贷款安排 为保障客户的权益,现有存量客户已签署的贷款合同将继续正常履行,贷款执行不受影响。
【纠错】 【责任编辑:邹昊-持卡人】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