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A股市场有点热闹,不少上市公司开始用贷款来回购自家股份。这股热潮从2024年10月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后愈演愈烈。截至2025年5月,已有超过674家上市公司获得这类贷款,累计金额高达1349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政策落地后,贷款回购活动呈现持续升温态势。比如招商蛇口就是批量落地的代表,10月20日晚一次性公告拟申请回购贷回购股份。再比如天合光能,2025年7月9日发布公告宣布取得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
不过话说回来,这波操作真的靠谱吗?其实这里面门道不少,咱们得好好分析分析。
从表面看,贷款回购股份有几个好处:
比如华菱钢铁使用6亿元贷款回购,预计增厚ROE约1-2个百分点。再比如温氏股份公告称,公司已与农业银行授权分支机构签署《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不超过10亿元,借款用途就是回购公司股票。
不过这些好处真的能实现吗?其实很多情况下,这只是短期会计游戏,长期价值提升并不明显。
⚠️ 重要提醒:贷款用于回购股票的合法性,虽然《公司法》并未直接规定贷款资金不能用于回购股票,但需要考虑贷款合同的具体条款以及贷款用途的限制。一般来说商业贷款通常会有明确的用途限制!
⚠️ 避坑小贴士:贷款回购股份本质上是一种公司财务操作,涉及公司资金的运用和股东权益的变动。在《人民公司法》的框架下,有限责任公司回购股东股权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主要依据特定法定情形进行。
行业 | 代表公司 | 贷款金额 | 预期效果 |
---|---|---|---|
制造业 | 华菱钢铁 | 6亿元 | 增厚ROE约1-2个百分点 |
零售业 | 锦江酒店 | 未公开 | 每股收益显著提升 |
农业 | 温氏股份 | 10亿元 | 优化股权结构 |
科技 | 天合光能 | 未公开 | 用于可转债转换 |
随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简称“回购贷”)加速落地,A股上市公司近期频频披露增持消息。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已有641家上市公司发布获得“回购贷”用来回购的相关公告,以贷款金额上限计算,贷款总额为12375亿元。
不过随着2025年分红监管政策的全面实施,回购股份被视为分红的一种形式,这一变革究竟是好是坏,还需要时间来。
贷款回购股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提升公司价值,用不好可能埋下财务隐患。2025年企业融资,建议:
👍 最终建议:上市公司为何拼命贷款回购股份,而非将资金投入到更具成长性的业务领域,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动机与考量。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审慎决策,避免盲目跟风!
贷款回购股份不能简单地说是好是坏,关键在于公司如何运用这一工具,以及是否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希望本文能帮助企业在2025年的融资决策中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