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老王的朋友圈被一个新闻刷屏了:一个哥们儿因为借了18万小额贷款,选择了24个月分期,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没还上,不仅征信黑了,还差点被送进去“喝茶”。这事儿让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我平时刷刷、借点小额贷,难道真会摊上大事儿?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看看这18万贷款分期到底藏着哪些坑。
很多人以为分期就是“分摊压力”,其实利息可能比想象中高得多。比如18万分24个月,月利率0.5%,表面看起来不高,但算下来总利息可能上万块!这还是明面上的,有些平台还会收手续费、管理费,简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选分期前,一定要用“实际年化利率”算算账,别被表面的低利率骗了!
短分期(24个月)利息少,但月供压力大;长分期(60个月)月供轻松,但总利息可能翻倍。比如18万贷款,24个月总利息2万,60个月可能4万。关键是看你的收入稳定不稳定。要是收入波动大,选短分期;要是怕压力,选长分期。但记住:长分期≠轻松上岸,反而可能越陷越深!
征信就是你的“经济身份证”!逾期一次,可能让你买房贷款被拒、找工作受限。新闻里那位哥们儿就是因为小额贷逾期,导致房贷直接黄了。更惨的是,现在很多平台共享数据,A平台借了不还,B平台可能就给你拉黑名单。所以别以为小额贷不上征信,现在基本都联网了!
一般逾期超过90天,平台就会上报征信,严重者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高铁、飞机都可能被限制乘坐,子女教育也可能受影响。新闻里那位哥们儿就是因为拖了半年没还,差点被司法介入。所以借了钱,一定要在还款日前还上,哪怕只还最低还款额也比逾期强!
普通民事借贷不还,一般是民事纠纷,不会判刑。但如果涉嫌“恶意透支”信用卡或“骗贷”,就可能触犯刑法。新闻里那位哥们儿就是因为提供虚假资料申请贷款,才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正常借贷不还,最多被、上征信,但提供虚假信息骗贷,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第一,别冲动消费!分期前问自己“这钱真需要吗?”。第二,货比三家!不同平台利率差别巨大。第三,做好预算!确保月供不超过收入的30%。第四,保留证据!合同条款、还款记录都留着。第五,及时止损!要是发现还不起,赶紧和平台协商,别硬扛。
第一,态度诚恳!别一上来就骂人。第二,说明困难!提供收入证明、失业证明等。第三,提出方案!比如分期、减免部分利息。第四,录音保留!重要沟通记得录音。第五,别轻信“套路”!有些机构会说“先交钱再协商”,这多半是骗人的!
把欠款还清!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保持良好记录!连续24个月按时还款,负面影响会慢慢消除。第三,申请异议申诉!如果是平台错误上报,可以提出申诉。第四,耐心等待!征信报告一般5年更新一次。记住:征信修复机构都是骗人的,别花冤枉钱!
小额贷款分期不是洪水猛兽,但一定要理性对待。量力而行,按时还款,别让“小聪明”变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