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兄弟们,今天咱不聊别的就掏心窝子聊聊最近让不少人头疼的事儿——公司强制贷款,别看这事儿听着新鲜可真摊上,那滋味儿啧啧,不好受啊,我是过来人当年也差点踩坑今天就把我的“血泪史”和避坑心得分享出来,期望能帮到大家。
先说说,最近几年经济形势大家也都知道,不少公司日子不好过,有些公司呢或许流紧张就想到了“曲线救国”——让员工贷款,然后公司再“返利”或是给点福利,听着好像不错?
举个例子我前同事小王的公司,就搞过类似操作,说是贷款5万公司每个月补贴1000块一年下来也能省不少,小王当时年轻觉得“天上掉馅饼”立马就办了,结果呢?贷款利息加起来公司那点补贴根本不够看,算下来比银行贷款还贵!
所以啊遇到公司强制贷款,咱们得多个心眼儿!
这第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算账。
别听公司那边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年化利率低至5%”、“公司补贴很给力”。你得本身动笔算算或是用手机APP算算这个贷款到底合不合算。
就拿小王那个例子而言,他贷款5万名义上利率是5%,但加上各种手续费实际利率可能接近8%。公司每月补贴1000块一年就是1.2万。可贷款利息呢?一年下来可能接近4000块。这么一算小王是亏了2800块!
拿到贷款合同一定一定,要把上面所有花费都找出来,算清楚实际利率(也就是年化利率)再对比一下公司给的“福利”,看是不是真的实惠。
项目 | 金额/比例 |
---|---|
贷款金额 | 5万元 |
名义年利率 | 5% |
手续费等 | 3000元(一次性) |
公司月补贴 | 1000元 |
记住任何贷款利率都是核心!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可能有,但低太多就得留神是不是有其他坑。
第二条掌握本身的权利。公司强制贷款这本身就不太合规对吧?虽然现在法律对这块儿的界定可能没那么死,但咱们得知道强迫员工贷款是不对的。
我有个朋友去年就遇到了类似情况。公司HR软磨硬泡说贷款了才能给年终奖,贷款了才能升职。朋友当时也懵了但冷静下来一想这不恰当啊!就去找HR理论还去找了工会(假使公司有的话)。结果呢?公司最后也没敢真把他怎么样,那个所谓的“强制”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不是鼓励大家直接跟公司对着干,而是说在掌握清楚情况,确认自身没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表达自身的立场。有时候态度强硬一点反而能让公司收敛。
不过呢,也要看情况若是公司确实有难处,或这个贷款确实对本身没啥坏处,那也可以考虑。毕竟打工人不简单没必要为了几块钱跟公司闹翻脸。但要是明显吃亏或感觉不对劲那就要敢于说“不”。
最后一条也是许多人容易忽略的一条:保持思考。
你有没有发现许多时候,公司搞此类活动一旦有几个人带头做了,后面就跟风的人就多了。可能有人觉得“大家都在做应没难题吧?”
我以前就差点犯这个错误。咱们部门有十来个人贷款了,看着好像挺正常的。但我后来仔细一打听发现其实大家算的账都不一样,有些人根本没算清楚就稀里迷糊办了。还有个哥们儿贷款的钱直接用来买了公司卖的产品,结果发现产品根本不值那个价,等于变相给公司“输血”了。
所以啊从众心理是个大坑。
别人做了不一定适合你;别人觉得划算,不一定你也觉得划算。贷款这类事关乎本身的钱袋子一定要本身拿主意。
可以听听别人的意见但最终决定权在本身手里。问问本身我真的需要这笔钱吗? 这笔贷款对我真的划算吗? 万一以后还不上怎么办? 把这些难题想清楚了,再做决定就不会太容易后悔。
兄弟们,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提示大家:面对公司强制贷款一定要保持警惕多思考,多算账熟悉本身的权利,别因为一时冲动或是被所谓的“优惠”冲昏了头脑,最后亏了自身的钱。
期待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记住自身的钱袋子本身要守护好! 💪
👇 点赞 + 收藏防坑路上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