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摘要]近期有相关报道称,全国多个地方监管部门以窗口指导等方式要求当地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将个人贷款年化利率控制为24%以内。笔者认为若相关报道属实,则此项监管措施将对信托公司消费金融业务模式产生进一步影响。 近期有相关报道称。

信托公司与银行:利率差异 信托公司的贷款利率通常在15-20%之间,具体数值因产品而异。这一利率不受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贷款市场参加利率LPR的限制。 借贷信托是一种金融业务,其中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将资金按指定对象、用途、期限、利率和金额发放,并在到期时负责收回贷款本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调整金融机构贷款价利率(LPR)的通知》,该通知规定金融机构向个人或企业发放的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同期贷款价利率(LPR)的四倍。这意味着,如果当期LPR为4%,那么借贷的年化利率上限即为16%。市场实际中金融机构贷款利息的设定 在实际操作中。这意味着信用贷款的最高利率为16%(65% × 4)。不同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利率有所不同。

无明确法定上限:在利率市场化的大下,个人贷款的年利率并没有明确的法定上限。但是,金融监管部门会通过宏观政策调控等方式引导市场合理定价,防止贷款利率出现异常大幅波动,从而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相关法规与监管要求 遵守监管规定:信托公司在开展业务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民间借贷利率规范的是民间借贷市场,但是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银行信用卡业务等在相关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地方主要参照适用上述法律条文,因此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的大幅下调,将对不少利率高于14%的非银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银行信用卡业务产生冲击。那么。

明知资产包里有毒,但高收益指标压着,只能闭眼投,这也可能也是信托业的现状。但后续面临双重绞杀,一重是监管围剿“伪创新”,“24%+权益”擦边球遭穿透式打击,助贷平台将贷款拆为“合规利率+会员费”,这是这么玩儿的,在利率部分卡在29%,满足监管形式要求,然后就是搞权益部分了。在《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信托公司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的,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在《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五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信托公司按照公司章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