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有没有试过工资刚发就被各种贷款APP轰炸?那些“先息后本”的广告弹窗简直比蚊子还烦人。先息消费贷款听起来超诱人,其实是个挖坑给你跳的陷阱,每月只还利息本金大窟窿留到 结果就是——你被利息活活拖垮。
我当初也被“零压力”忽悠,结果最后一个月工资全扔进去,血泪教训啊。
先息消费贷款说白了就是“先还利息,本金攒到最后”,你每个月看着数字小其实本金分文未动。比如借10万年利率12%你每月只还1000块利息,12个月光利息就掏1.2万。最后本金10万还是要一次性还,压力能不大吗?这套路比传销还狠让你不知不觉掉进坑里,
我表弟去年买车就踩坑了,贷款8万先息还了1年,最后本金+利息一共还了9.6万,其实等额本息才更实惠,每月还固定金额总利息比先息少1万多。银行不告诉你这个就是等着你上套。
贷款机构为啥喜爱推先息?因为能榨干你的钱包,数据显示先息贷款失约率比普通贷款高40%。他们算准了你撑不到 要么逾期要么续贷,反正钱他们赚定了。就像游戏永远让你有期望,又永远赢不了。
先息贷款的账单看着吓人!拿5万举例年化15%:
还款办法 | 月供 | 总利息 |
先息后本 | 625元 | 7500元 |
等额本息 | 1000元 | 6500元 |
你看虽然先息月供低,但总利息多了1000块!其实你省下的只是几个月的钱,最后还是多掏腰包。
贷款APP最爱玩文字游戏,什么“低至0.99%日息”其实是年化36%的!还有“手续费”这类隐形收费,算下来比利息还高。去年有调查显示70%的年轻人不清楚先息贷款的真实成本。
我朋友小张去年装修被销售忽悠签了先息贷款,结果最后一个月工资+信用卡全掏空,现在还在还债。你看这类贷款就是给冲动消费的人挖的坑。
其实的办法就是不借钱!我去年戒掉网贷后生活品质反而增强了,那些“先息”广告现在看到就想删APP,谁借谁后悔啊!
说实话现在监管有点跟不上。你看那些贷款APP打擦边球的技术越来越高。不过去年央行已经点名批评了“先息后本”的误导宣传,未来或许要强制标明真实利率。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监管了,那些贷款机构总会找到新套路。就像打地鼠按下这个又冒出那个。真正能保护本身的只有你本身!
现在理解为啥那些贷款APP总给你发“先息”广告了吧?因为他们知道你缺钱又贪便宜!下次再看到这类广告直接删!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更深的坑等着你跳。钱包捂紧了才能活得更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