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贷款专员这活儿听着挺高大上的但其实挺接地气的。每天跟钱打交道,帮人借钱又得防着还不上的人,压力山大。我刚入行那会儿,总觉得这份工作就是个数字游戏,结果发现远没那么简单。
就说前两天吧有个朋友想买辆车,找我帮忙办贷款。他工资不脯但信用记录还行,按理说能贷到。可银行那边来回折腾了一个月,最后还是被拒了。我就纳闷了,为啥这么麻烦呢?听同事说,现在申请贷款的人太多了,审核标准也水涨船脯像咱们这类小地方贷款需求量大但风控更严,真是让人头大。
我记得去年年底,咱们这个县城大概有三万人申请过贷款,其中只有六成通过了。而今年一季度,申请人数增长了近三成,但通过率反而降到了四成。为韶?因为银行怕坏账啊!听说有些客户骗贷款,拿去炒股或,结果血本无归,银行当然要谨慎了。其实我觉得,要是能提前给申请人做个风险评估,效率应能升级不少。
每天早上九点上班,先解决前一天的未完成事项,然后接待客户。有次一个阿姨来咨询,她儿子要结婚想借点钱装修房子。我算了算她的收入觉得没疑问,就帮她提交了资料。结果几天后,银行那边说她老公的信用记录有疑惑,只能贷一半。阿姨急得直哭,拉着我说:“你们能不能快点啊!”我当时特别理解她的心情,毕竟买房装修是大事,耽误不得。
争议焦点:贷款利率到底该不该透明?
有时候我觉得贷款利率这事挺奇怪的。明明都是正规渠道,为啥不同银行的利率差那么多?有一次我陪朋友去两家银行咨询,一家利率低了整整两个点。朋友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选了离家近的那家。其实我觉得假若银行能把利率规则说得更清楚些大家就不会这么迷茫了。毕竟谁也不想稀里糊涂地多花冤枉钱。
未来趋势:数字化会改变一切吗?
其实我觉得,贷款这个行业迟早会被科技改变。现在手机银行这么方便,以后可能连面谈都不需要了。想想看,以前我们审核贷款,得翻好几页纸质材料现在电子一扫就能知道你的信用状况。不过嘛技术再先进,人情味儿也不能丢。毕竟,贷款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跟人打交道。
贷款专员这份工作不容易既要懂数据又要会沟通。但只要用心去做,还是能帮很多人应对实际困难的。就像那位阿姨最后拿到贷款时跟我说的:“谢谢你们,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一刻,我觉得本身的工作还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