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报告》通过对多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以及覆盖全国各区域的地方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服务乡村振兴模式的有益经验、政策建议等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当前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总结概括了主要模式。除了上述银行外,还有一些专注于农业金融的机构,如农业担保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等,它们虽然不直接发放贷款,但可以通过提供担保、保险等服务,为农业贷款提供风险保障和增信支持。 综上所述,农业贷款的提供并非局限于特定银行,而是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均可涉及的业务领域。借款人在选择贷款机构时。

涉农贷款投放普增:农行工行余额高,北京、宁波银行增速快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有39家上市银行披露了涉农贷款相关数据,较上年末相比,有37家银行同比增长,仅2家银行下降。从规模来看,截至2023年末,国有银行的涉农贷款投放普遍较高。其中,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5万亿元,排名第一。(附图4)第二,农信涉农贷款份额减少。2012年,野叔受命赴某地管理13家行社,当年年末全国农信(含农商银行、农合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涉农贷款余额3万亿元,在全部涉农贷款中占比30.0%。 2022年末,农信涉农贷款余额138万亿元,实际占比22%(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5);市场份额比2012年末下降8个百分点。

多家银行2022年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绩单出炉。例如,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48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900亿元。这是全行业涉农贷款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末高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2万亿元,同比多增6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