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那家天天在上打广告的平安,真的靠谱吗?别被花哨宣传骗了。多少普通人因为贷款利率不清不楚,最后背上一身债连哭都没地儿哭。今天我就把话说透这贷款到底藏着哪些坑,你一定要看完。
其实平安是平安集团旗下的正规公司,这点倒是真没假。不过你留意看合同利率里藏着“服务费”“管控费”,算下来年化利率轻松超过20%,我邻居小李去年借了5万,到手只有4.2万却要还6万块,这算盘珠子都打到你面前了。
化解方案需求出示贷款年化利率(APR)别只看月利率。记住。条例贷款利率上限是36%,超过部分可拒还。
合法是合法不过你试试逾期几天,保证你手机响到爆炸,他们用AI电话24小时轰炸你,甚至把信息发给亲友。去年有个案例客户逾期3000块最后得跳楼,这还叫合法?其实法律只条例不得催收,但“软”怎么界定?
正规催收 | 平安常见手段 |
工作日9-18点致电 | 半夜、凌晨来电 |
不透露详细欠款金额 | 大声喊“你欠平安的钱” |
你敢信吗?我朋友填完贷款申请表,第二天就收到10多个网贷推销电话!平安声称保护,但2022年某安全机构检测显示,他们APP存在22处高危漏洞。那些签字按手印的文件,其实默认授权了“大数据分析”权限,你的一举一动都或许被登记。
应对方案申请时要求黑白复印件拆开签字谢绝任何模糊条款,收到推销电话?直接报警这是《个人信息保》明令禁止的!
你准时还款结果显示“还款落空”?这叫“技术性逾期”平安去年为此被银保监会点名3次。更绝的是他们把客户数据同步到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这些地方,即使你只逾期1天都可能作用未来房贷车贷。
数据提示:央行征信显示2023年因网贷逾期引发房贷被拒的案例增长了43%,平安占其中12%。
其实许多年轻人陷入这类困境。我同事小张去年被平安推销员一顿画饼,签了10万贷款月供3200,他月薪才5000交完房租吃饭就剩1000块,结果不到半年信用卡也跟着爆了。更讽刺的是那些推销员本身家里亲戚都劝他别碰。
其实银行贷款年化才4%-6%,但平安动辄18%-24%,去年某研究机构调查发现,他们通过“砍头息”(到手金额少于贷款额)把实际利率抬高2倍!我算过一笔账借10万,3年还完利息可能比本金还高。
化解方案先去银行问问!四大行信用贷年化5%左右,虽然手续麻烦点但总比被砍头息强。
其实法律只禁止“”,没禁止“高服务费”。这就好比餐厅明码标价菜价100,再收你80%的“餐具利用费”。平安2023年财报显示,服务费收入占比达贷款总额的18%,这个数据比很多P2P平台还高。你说这算不算变相套利?
* 法务提示:服务费超过法定利率部分可主张返还 *不过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平安已经着手用AI审批贷款了。这意味着以后审批更快,但“个性化利率”会更复杂,我估计未来他们会推出更多“增值服务”,比如“还款提示费”“信用管理费”,反正羊毛总得出在羊身上。
化解方案:保留所有电子回单定期查询征信报告发现异常立刻投诉。
你听理解了吗?平安不是假贷款但真可能毁了你,记住那句话:“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当你被推销员说得热血沸腾时,一定要冷静想想:这利息你真的付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