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曾经被小额贷款“坑”过的人。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不已。
去年我急着用钱找了家所谓的“正规公司”,结果利息高得离谱一个月就多还了将近1000块。当时我还以为是正常情况,后来才知道其实只要会算账,就能避免这些坑。
因为许多平台都会故意模糊利率计算途径,让你感觉“好像不太贵”。但其实一年下来或许比你工资还多。
比如我朋友小王借了5000块,说月利率是1%看起来好像不高。但实际算下来一年要还6000块也就是12%的年化利率。这在银行里已经算是了。
学会算利息真的能帮你省不少钱。
我就分享一下我总结出来的三个关键数字,帮助你迅速判断是不是被坑了。
记住这三个数字基本就能看出平台是不是靠谱。
有一次我急需用钱看到一个APP上写着“低息贷款”,额度有5000块。我点进去一看月利率0.7%看起来挺低的。
但我没算清楚实际年化利率是8.4%,听起来还行。但等我借了之后才发现,还要收一笔服务费加上利息,总成本一下子翻了一倍。
后来我才知道此类“低利率”其实是把花费拆开了,让人感觉便宜但实际上更贵。
千万别只看表面数字一定要算清楚。
下面是我总结的若干常见套路,期待大家都能避开:
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或朋友遇到过的,一定要提升警惕。
若是你实在需要借钱以下几点能够参考:
标准 | 提议 |
---|---|
年化利率 | 尽量控制在12%以内 |
是不是有隐藏花费 | 确定解释不要含糊其辞 |
还款办法 | 支撑变通还款不要强制提前还款 |
尽量选取有正规资质的平台,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
我之前也试过部分“互联网金融”,结果发现信息不透明、客服不回复,根本不敢继续用。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算利息不是难事,只需要掌握三个数字就能看清。
记住一句话别被“低利率”迷惑要看清真实成本。
期待这篇攻略能帮到你们,别再被坑了。
倘使你也有类似经历欢迎留言分享,咱们一起互相提示一起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