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手机屏幕突然弹出一条广告:“急需用钱?大菠萝小额贷秒到账。”是不是眼熟?这年头谁还没被几个贷款APP追着屁股跑?点开一看利息低得诱人门槛低得吓人。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方便”背后或许藏着更深的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额贷。
其实咱们这些普通打工人,谁没遇到过手头紧的时候?比如你突然发现信用卡账单要爆了,或孩子学费要交了,这时候手机里那些“借钱不求人”的广告,是不是就像救命稻草?不过你真的算过这笔账吗?0.05%的日息看着不高但一年下来,年化利率可能高达18%!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你借1000块一年要还1180块,你敢信?
菠萝小额贷的入口藏得挺深,你得APP才能看到,开启一看得挺好看操作也挺简单。不过你有没有留意到那些“提早还款需付失约金”的小字?或“逾期罚息按日计算”?这些条款就像沙滩上的贝壳好看,但可能扎手,举个例子你借了5000块想着一个月内还清,结果因为忘了还款日逾期了三天,这三天罚息可能就让你多还了100多块,你细品这“便利”是不是有点贵?
依照最新数据超过60%的小额贷使用者是年轻人,其中大部分是月薪5000以下的打工人。这些人为什么借钱?要么是生活必需要么是消费冲动,比如你看到朋友圈有人晒新手机,心里痒痒的就借了3000块买了个最新款。结果下个月工资刚发就得还4000块。这压力就像夏天的高温蒸得人喘不过气。更扎心的是有调查显示小额贷用户中,有近30%的人因为还款压力,不得不再次借贷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其实我有个邻居老王,就是被小额贷坑惨的典型,他本来想借2000块结果因为平台“引导”,借了5000块。你说这钱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结果老王为了还钱不得不晚上去送外卖。每天凌晨四点出门晚上十点回家累得像条狗。你说这钱借得值不值?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问,那到底怎么用小额贷才不踩坑?其实很简单记住这几条:第一只借你绝对需要的钱;第二,仔细看清楚所有条款尤其是那些小字;第三,设置还款提示别逾期;第四,倘使实在还不上别硬撑,能够找家人朋友周转一下,记住小额贷是工具不是救命稻草,更不是催命符。
其实已经着手出手整治小额贷乱象了。比如需求平台务必明示年化利率,不能再用“日息低至0.05%”此类诱导性宣传,不过说实话就算监管再严谨,那些“机灵”的APP还是会找到新的噱头。咱们消费者还是要本身长个心眼。未来小额贷行业或许会越来越规范,但指望它完全“干净”,可能还是有点难。
这个疑问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你看有人确实靠小额贷渡过了难关,比如做生意周转,不过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是把它当成了“提款机”,结果越陷越深。关键还是看你怎么用。假若你真的遇到了紧急情况,比如家里人生病那小额贷确实能帮上忙。但假如你只是想买新手机、新衣服,那还是算了吧省点钱,或是等打折再买不香吗?
其实小额贷平台玩的,不光是数字游戏更是心理游戏。比如那些“借款5分钟到账”的宣传,就是利用了咱们“”的心理。再比如那些“首借免息”的噱头,就是让你觉得“不借白不借”,其实这些心理战术咱们只要冷静一点,就能识破。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息”的贷款。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对比一下。传统银行贷款比如信用卡分期虽然审批流程可能复杂点,但利率多数情况下比小额贷低。比如银行信用卡分期的年化利率可能在7%左右,而小额贷可能高达18%。这差距就像冬天和夏天的温差,一个冷飕飕一个热辣辣。倘若你信用好不妨试试银行贷款可能更实惠。
说实话我以前也用过小额贷,有一次我急着交房租借了3000块。虽然应对了燃眉之急但那几天的心理压力现在想起来都不适。不过后来我学会了记账学会了控制消费,再也没用过小额贷,我觉得小额贷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工具用不好就是陷阱。关键还是看你自身。
手机屏幕再次弹出那条广告,这次你还会点吗?期待今天的分享能让你多一份清醒,小额贷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救世主。记住,你的生活你做主别让那些“方便”绑架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