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小额贷款市场一分利息的广告随处可见,看似低门槛实则暗藏,许多年轻人、小商户因急需资金,被“迅速”吸引,数据表明2023年小额贷款逾期率攀升,不少人陷入“以贷养贷”怪圈,这究竟是金融创新还是新型收割机?
你有没有试过急需用钱时的焦灼?我朋友小王就栽了进去,他说“一分利息不高啊比信用卡还低,”其实呢这利息是日息算下来年化超36%。他借了5000一个月利息50听起来不多,但滚起来吓人。现在他每个月工资都还债,连吃饭都紧张。
对比一下银行贷款年化4%-8%网贷平台动辄24%-36%。一分利息(日息1‰)年化36.5%,比银行高好几倍。许多平台还搞“砍头息”,到手钱更少。记得上次听隔壁老张说“借1000到手900利息按1000算这不耍流氓吗?”确实数字背后是血泪。
你敢信吗?逾期后催收电话能打爆手机,我表妹借了小额贷晚还三天每天接十几个电话,全是“再不还就起诉”。其实她只是短期周转不开。后来她发现平台算法特别“贴心”,让你永远还不上。比如罚息、滞纳金加起来,本金翻倍。
催收短信常带威胁性词语,比如“作用征信”“爆通讯录”。
不过你仔细看合同,这些条款都写得很隐蔽。就像上次我在茶馆听人聊天:“这合同密密麻麻谁看得懂啊?”确实普通人很难意识到风险。
小李,25岁做电商的。去年资金周转不开借了3家平台每家1万,月息1分。结果订单没起来钱却越还越多,现在债务滚到8万每天活在恐惧里,他说“每天睁眼就是还款提示,感觉天都黑了。”
借款金额 | 月息 | 6个月后债务 |
1万元 | 1% | 约1.8万元 |
现在争议很大该不该严管?有人说这是民间借贷的出路,帮了银行到不了的地方,不过你看新闻多少悲剧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比如某大学城附近学生借小额贷买手机最后欠了十几万。
其实监管在收紧但平台总钻空子,比如把利息拆成服务费、管控费。就像我妈说的:“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话真没错。”
我认为未来要么彻底禁止高息贷款,要么建立更透明的体系。你看现在有些平台着手提供“冷静期”,这算进步。不过你想想资本逐利他们真的会放过这块肥肉吗?
倘若你急需钱先问自身:这钱到底能不能还上?其实亲戚朋友周转、银行信用贷,都比小额贷靠谱。别被“迅速到账”迷惑。记住我话:“借就像吃毒药解渴一时爽,后面更渴。”
最后送你一句话别让今天的急需变成明天的噩梦。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