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前段时间想买房,手头有点紧,就想着去网上找点贷款。结果一搜索,各种“助贷公司”弹窗都快把屏幕淹没了。点进去一看,各种“低息”、“秒批”、“不看征信”的广告看得我眼花缭乱。填了个申请,结果电话被打爆了,各种推销。更气人的是,后来发现利息高得吓人,合同里还有一堆看不懂的条款。真是服了,现在这些助贷公司,套路深得一批!
助贷公司其实就是帮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拉客户的中介。你申请贷款,他们帮你提交申请,然后拿提成。听起来好像没啥问题,但实际情况…呵呵。
很多人以为找助贷公司就是找银行贷款,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助贷公司只是个中间人,他们自己没钱放贷。你找他们,他们把你推荐给银行或者别的贷款机构,然后从贷款成功的人那里拿提成。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关心你能不能还上,只关心能不能成交。就像我之前那个例子,填了申请后,各种推销电话打过来,根本不管你需不需要,能不能还得起。
所以啊,找助贷公司前,一定要搞清楚他们是干嘛的。别被那些“专业”、“高效”的口号忽悠了,他们就是卖贷款的,和卖保险的、卖理财的没啥区别。
个人感觉:这帮家伙真会包装自己,什么“专业风控”、“大数据分析”,听着高大上,其实干的还是中介的活儿。🙄
这个是肯定的。助贷公司要赚钱,他们拿提成还不够,还要从利息里抽一部分。所以你看到的“低息”广告,多半是坑。实际到手利率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很多。
我那个例子,广告上说年化12%,结果签合同一看,加上各种费用,实际年化都快20%了。这利息,比信用卡分期还高!
表格对比一下就更清楚了:
项目 | 广告宣传 | 实际到手 |
---|---|---|
年化利率 | 12% | 19.8% |
服务费 | 无 | 贷款金额的5% |
管理费 | 无 | 贷款金额的3% |
个人感觉:这简直是在抢劫啊!广告里说的低息,最后各种费用加起来,利息都快赶上了。😡
助贷公司的合同,那叫一个复杂。各种专业,各种小字条款,看得人头晕。很多坑都藏在里面。
比如提前还款违约金、逾期罚息、服务费收取方式等等,这些都很重要。我那个合同,提前还款要收3个月利息的违约金,这谁受得了?本来是想提前还款减轻压力,结果反而要多付钱。
还有那个“贷款用途必须用于XX”的条款,限制死死的。你想用贷款做生意,结果合同规定只能用于消费,这叫啥事儿?
个人感觉:这些家伙就是利用普通人看不懂合同,故意写得这么复杂。等你看不懂的地方,就是他们赚钱的地方。🤯
除了利息,助贷公司还会收各种莫名其妙的服务费。
比如:
这些费用,很多都是不合理的。就像我那个例子,收了评估费、管理费、保险费,加起来都快几千了。这钱,够还好几期贷款了!
个人感觉:这些服务费,就是助贷公司自己创造的“产品”,目的就是赚钱。🤮
这个很多人不知道。你申请助贷,助贷公司会帮你向多家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交申请。每一次申请都会查征信。
征信报告上会显示“硬查询”记录。如果你短时间内申请了很多助贷,征信报告上就会有很多查询记录。这会让银行觉得你很缺钱,很可能会拒绝你的贷款申请。
就像我那个例子,填了个申请,结果被推荐给了好几家贷款机构。后来我去银行办房贷,银行一看征信报告,说查询记录太多,直接拒绝了。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个人感觉:这些助贷公司,根本不管你的征信,只管自己赚钱。结果最后害得自己贷款都办不了。😭
助贷公司就是个高风险的选择。利息高、费用多、合同坑、影响征信,这些风险都挺大的。如果真的需要贷款,建议还是优先考虑银行。如果银行贷不到,再考虑助贷,但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合同,算清楚实际利率,别被那些低息广告忽悠了。
奉劝大家一句:贷款需谨慎,借钱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