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还款贷款的总利率你真的算清楚了吗?
分期还款贷款听起来挺实惠,对吧?每月还一小部分压力小许多,但你知道这背后的总利率或许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吗?许多人只盯着月供金额,忽略了总利息的累积,就像我当初只觉得月供能接纳结果几年下来多付了不少冤枉钱,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简单被忽视的疑问。
“月供不高但总利息吓人,”
你有没有此类感觉?看着银行给的月供表觉得“嗯每个月也就这么多,还行”,其实这里面藏着大坑,举个例子同样是借5万块分3年还清,A方案月供低,但总利率高达18%;B方案月供高一点,但总利率只有12%,算下来A方案总共要多还9000块,这钱够干啥了?我朋友就踩过这个坑后悔得直拍大腿。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差别能有多大?”
银行报的那个利率往往不是你最终要付的,比如名义年利率10%但加上手续费、管控费,实际年化利率或许接近15%,这感觉就像你买件衣服,标价200结果各种加价,最后付了250,明明看着挺便宜一算账就懵了,我去年贷款买车差点就信了那个“低利率”宣传,幸好多问了几句不然又得多掏几千块。
方案 | 月供 | 总利息 | 实际年化利率 |
方案A | ¥1,530 | ¥4,680 | 12.5% |
方案B | ¥1,580 | ¥3,600 | 9.8% |
“等额本息 vs 等额本金,哪个更实惠?”
这两种还款方法差别可不小。等额本息月供固定前期利息占比高;等额本金月供递减,总利息少。比如同样是借10万10年还清利率5%。等额本息总利息约2.7万,等额本金约2.2万,省下5000块够吃多少顿火锅了?不过等额本金前期月供高,对流需求大。我姐就选了等额本金说虽然开头压力大但想想后面能省不少,值!
“那些隐藏的手续费你留意了吗?”
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把条款看仔细。有些贷款会收评价费、担保费、保险费,这些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比如贷款8万收了2000手续费,虽然不多但算到总利率里,又会让实际利率抬高0.5%左右。这些小钱加起来就是大钱。我表弟买房就是因为没留意这些附加花费,最后算下来利率比宣传的高了整整一个百分点。
“用IRR公式算算你就理解了”
想知道实际利率?用IRR(内部收益率)公式就能算。把每期还款金额输入Excel,就能得出实际利率。别被表面的低月供迷惑了。比如你借1万分12个月还每月还900。看似只还了800利息但算IRR实际年化利率或许接近20%。这感觉就像你买看着头奖大,但概率低得可怜。看似实惠实则不然。
“短期贷款未必更贵”
许多人觉得贷款时间越长越好,月供压力小嘛。不过其实短期贷款的总利息或许更少。比如同样是借3万年利率10%。分3年还总利息约1500;分5年还总利息约2500。多还两年利息翻倍。这得看你的还款技能。我有个同事就选取了2年还清虽然压力大点,但省下的利息够他旅游一趟了。
“学会货比三家别被忽悠了”
不同平台、不同银行的利率差别很大。别只看广告宣传。比如某平台宣传“0利息”,但收了高额手续费;银行虽然利率高一点,但无手续费。算下来银行的反而更划算。就像买菜这家说打折那家说送菜,实际哪家便宜得自身算。我去年装修对比了三家贷款最后选了利率虽然高一点点但无其他花费的那家,省心省力。
算清总利率省下的都是钱
分期还款贷款看似轻松,实则暗藏。记住月供低不等于总成本低。多花点时间把总利率算清楚,省下的钱够你干许多事了。别让“看不见的利息”掏空你的钱包。下次再遇到分期贷款记得问一句“总利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