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哎哟喂最近我真是被信用贷款搞到头大,🤯 上个月想买新手机,想着手头有点紧就想去银行问问信用贷,结果跑了几家大银行每个顾问说的都跟绕口令似的,什么"利率基准上浮"、"等额本息"、"提早还款失约金"...听得我脑瓜子嗡嗡的,最气的是明明是同一个信用登记,在不同银行居然能贷到的钱和利息差老鼻子了,感觉本身像个小白鼠被各路银行薅羊毛,这心里能平衡吗?咱们普通老百姓真的太难了,
这主要是因为各银行的风控模型和授信标准不同啊,就像咱们选对象有的人看重长相,有的人看重家境银行也一样,有的银行或许更看重你的工作单位,有的则更留意你的消费习惯, 银行自身的资金成本也不同,有的银行资金充裕自然愿意多放贷;有的银行资金紧张,那就得"精挑细选"了,还有一点很关键不同银行对同一个人的风险评价结果或许完全不同,所以别以为信用报告是个铁证,在不同银行眼里你或许就是"潜力股"或"高风险",我有个朋友在A银行能贷30万,B银行只能给15万气得他直跺脚,后来才知道B银行认为他"消费过于活跃",属于"过度消费风险"人群...你说气不气人?😠
这绝对是最大的坑,银行给你看的年化利率常常是"名义年化利率",但实际还款时你可能要支付"有效年化利率",啥意思呢?简单说名义利率是按整笔贷款计算的,但你还款是逐月实行的,银行每月都在收利息所以实际成本要高不少。举个例子你借10万名义年化10%但因为是等额本息还款,实际年化可能接近12%甚至更高。更坑的是有些银行还会在贷款中保险费、账户管控费等,这些都不算在名义利率里,但都是实实在在从你口袋里掏的钱!所以一定要问清楚这个利率是"名义利率"还是"有效利率"?有没有其他隐形花费? 我上次差点就栽在这里,幸亏我那个当会计的表姐提示我,让我多问了一句"这个利率是纯利率吗?",结果发现还藏着1.5%的账户管控费...差点被坑惨了!😱
这帮银行啊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最常见的有账户管控费、保险费、提前还款违约金、服务费... 有些银行需求贷款必须绑定一张借记卡,然后每个月收取"账户管理费";有些银行需求采购意外险或财产险,美其名曰"保障"其实就是变相收费;最狠的是提前还款违约金,有些银行条例前1-3年提前还款要收取3%-5%的违约金!更绝的是这些费用往往不会在宣传时自觉告诉你,只会在合同里用小字写。我有个同事去年贷款买车,没关注合同里的提前还款条款,今年想提前还结果被罚了5000块!记住凡是银行说的"必须"、"强制"的服务,都要三思。问清楚"要是我不买保险/不办卡会怎样?"。大多数情况下银行会吓唬你几句但最后还是会松口。毕竟现在监管这么严他们不敢明目张胆乱收费的。
这得看情况!假若你的贷款利率低于4%,那提前还款往往不划算,因为你能够用这笔钱做点小出资,收益可能比贷款利息还高。但假如利率高于6%那提前还款就很有必要了。不过!银行最爱的就是你不提前还款,所以他们会设置各种障碍:
这要看你的情况和需求了!简单说:信用贷方便但贵抵押贷便宜但麻烦。信用贷不需要抵押物审批快但利率常常在年化7%-15%之间;抵押贷需要抵押房产或车辆,手续复杂但利率能够低到年化3.5%-6%。假如你的信用良好能贷到信用贷年化8%左右,那能够考虑;但假使能接纳抵押流程,年化4%的抵押贷明显更划算。不过!抵押贷有评价费、登记费、保险费等,加起来可能要几千甚至上万,而且若是房价下跌你可能还面临"补差价"的情况。我的提议是:小额短期贷款选信用贷,大额长期贷款选抵押贷。我去年装修本来想用信用贷,结果发现银行抵押贷年化只有4.5%,虽然麻烦点但算下来能省几万块。记住:省钱是目的不是手段。假若为了省钱弄得本身焦头烂额,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可太要紧了!别听银行推销自身做好功课。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本身的信用报告,看看有没有硬伤;列个表格,把几家大银行的信用贷产品参数对比一下
银行 | 年化利率范围 | 最高额度 | 审批速度 | 是不是有隐藏费用 |
---|---|---|---|---|
工商银行 | 7%-12% | 50万 | 3-5个工作日 | 无 |
建设银行 | 6%-11% | 30万 | 2-4个工作日 | 有账户管理费 |
招商银行 | 8%-14% | 50万 | 1-2个工作日 | 无 |
申请信用贷时眼睛要擦亮点!必须留心的信息:
终于说到重点了。省钱来了拿小本本记好
信用贷款不是洪水猛兽,关键是要看清楚、问理解、算清楚。期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正在被贷款搞头大的你!💪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