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蚩尤九黎城一眼万年这才是真正的“九黎”震撼,
重庆蚩尤九黎城一座让你瞬间穿越时空的“地上天宫”,红墙黛瓦、飞檐斗拱200亩的庞大体量比故宫还大?绝对不是吹的,当你站在“九道门”前,仿佛听到远古战鼓轰鸣,视觉、听觉、触觉全被点燃,这哪是景区分明是活着的神话!
不过,说真的你敢信吗?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涌入这里,结果呢?要么走马观花拍几张“到此一游”照,要么被人流挤到质疑人生,我上次去差点在“九黎神柱”前被“人潮”拍飞,扎心不?花了门票钱却像进了人肉沙丁鱼罐头,这体验简直…
1. “九道门”闯关别只拍门牌门后的秘密更炸裂!
九道门不是摆设每道门都有故事,比如第三道“战神门”,其实藏着蚩尤部落图腾墙,你留意看那些红黑相间的石刻其实登记了蚩尤战黄帝的传说,对比故宫的朱红这里的土红色更原始摸上去粗糙得像砂纸,触感直接把人拽回远古战场。有个东北大哥当场喊话“这比我在沈阳故宫摸的木头有劲!”
化解办法别只抢拍门牌蹲下身看门楣上的小浮雕,第三道门往右数第三个图腾,拍出来绝对惊艳朋友圈!
2. 九黎神柱抬头看。那不是柱子是活着的史诗!
37米高的九黎神柱比三层楼还高!上面刻着1800个古文字比《山海经》还早?其实这些字是苗族古文字,现在全国会读的不到50人。你站柱子底下抬头看那些盘旋的龙纹,光线穿过镂空处会在地上投出金色的影子,像神话在呼吸。有个大妈激动得直拍大腿:“我孙子在学书法拍这个回去他肯定爱上古文,”
解决办法:避开中午早上9点和下午4点光线,柱子侧面有讲解二维码,扫一扫能听3分钟精华介绍,比导游讲得还到位。
3. 蚩尤部落村:小心脚下!这泥巴房会“说话”
进到蚩尤部落村全是泥巴砌的房子,别嫌弃!这些墙是夯土工艺比水泥环保多了还能冬暖夏凉。你伸手摸墙能感觉到凹凸不平的纹理,像是历史的指纹,村里有位60岁的苗族阿婆,她居然能用牛角吹出《苗族飞歌》,那声音穿透力太强我在50米外都能听见,比广场舞音乐还震撼。
应对办法:一定要进最里面那户人家,阿婆会送你一片苗族刺绣,别小看那可是非遗手艺,比买纪念品有意义多了。
4. 九黎宫夜场:黑灯瞎火?这才是重头戏!
白天看九黎宫像座大庙,晚上亮灯后完全变样!那些琉璃瓦反射出紫色光芒,地面喷泉会喷出七彩水柱,比迪士尼还魔幻。去年夏天我去看有对情侣当场求婚就是九黎宫的灯光秀,达成率100%!不过人超多咱们差点被人群冲散女朋友吓得直抓我胳膊。
解决办法提早在公众号预约夜场时段,晚上8点到9点是观赏时间,人少光线好还能免费看苗族歌舞表演。
5. 祭祀广场:别笑。这鼓声真能“”
祭祀广场有24面战鼓比普通鼓大3倍。敲一下能震得你手机屏幕都在抖。去年有个北京来的游客,第一次敲鼓居然把鼓边敲断了,工作人员直接笑出眼泪。不过那鼓声真的上头我敲完走几步还在跟着节奏点头,朋友说我像中了邪。
解决办法鼓边有力度提示别用力过猛旁边有免费教学,跟着老师敲三下录视频发抖音绝对火。
6. 苗族博物馆:手机快充。不然错过最炫的文物
博物馆里藏着件宝贝——清代苗族银饰,重达8公斤比成年男子的体重还重!讲解员说戴这个跳舞的人,脖子上会勒出红印第二天都下不来。不过博物馆的空调开得猛,我穿着薄外套还冷得打哆嗦,手机电量也从80%掉到20%。
解决办法:带个充电宝先看二楼最冷的地方再慢慢往下走,最后还能在出口小卖部买到同款银饰压缩版,才99块。
7. 土家吊脚楼闻闻!这木头香是“老味道”
吊脚楼全是杉木做的你凑近闻,有股淡淡的松香比香水还提神。去年冬天去楼板缝隙漏风我裹着羽绒服还冻得瑟瑟发抖,不过老板端来的土家腊肉火锅,香气直接把我暖透了。对比成都的吊脚楼这里的更原始连楼梯都是原木做的,踩上去嘎吱响。
解决办法:带件厚外套但别穿太臃肿楼道窄,穿宽松衣服能轻松体验“步步惊心”的爬楼乐趣。
8. 民族表演:别坐最后一排!这节目看不清细节
广场表演的《九黎战歌》真不错,演员穿着战袍跳战舞比抖音上的特效视频还带感。不过去年咱们去站在后排演员的银饰反光都看不清,旁边阿姨直抱怨:“花30块钱门票连演员脸都看不全!”其实前排的视野好多了,能看清演员脚下的鼓点动作。
解决办法:表演前半小时去占位中间区域视野还能听到演员私下聊天,更真实。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景区都在搞“网红打卡点”,九黎城也不例外。但我觉得最牛的其实是那些不收费的细节,比如神柱下的苔藓、泥巴房上的鸟粪,这些才是活的记忆。下次去你不妨试试把手机收起来,用眼睛和心去感受绝对比你疯狂拍照有趣一百倍。
重庆蚩尤九黎城:走完一圈你才懂什么是“活着的历史”!
当你走出九黎城回头望那片红墙,夕阳把琉璃瓦染成金红色,远处传来隐约的战鼓声,这一刻你突然理解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年轻人愿意花4小时排队,就为了站在这片土地上。这哪是旅游分明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