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上海人喝普洱那可是有讲究的,别看现在茶馆里各种新茶流行,老上海人心里那杆秤还是倾向老普洱,这东西吧越陈越香就像上海人的性格,外头看着时髦骨子里有股子老派讲究。
我爷爷那辈人喝普洱都喝出了仪式感,每天早上起来先不忙别的就是烧水、洗茶、出汤,一套流程下来才觉得一天正式着手,那时候家里条件好点的,会买整饼的普洱用报纸包着,放在柜子顶上慢慢喝。
类型 | 特点 | 适合人群 |
---|---|---|
生普 | 茶气足回甘强 | 年轻人、爱挑战的 |
熟普 | 口感醇厚不刺激 | 老年人、肠胃敏感的 |
老茶头 | 黏稠耐泡度高 | 资深茶客 |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普洱茶种类太多了,搞得人眼花缭乱。但上海老茶客心里门儿清不是越贵越好是越对口味越好。
上海的老茶馆尤其是那些藏在弄堂里的,普洱是绝对的主角,记得小时候跟着爸妈去茶馆,看着那些老茶客们:
现在年轻一代喝普洱的也多了起来,但办法变了。以前是"慢熬细品"现在是"快冲快喝"。有次在静安寺附近看到一家茶馆,年轻人用电动茶具冲泡普洱,快得让人有点心疼那些老茶。
要说上海普洱文化还真有点复杂。简单说就是:
我奶奶总说以前喝普洱是过日子,现在喝普洱是"搞文化",这话糙理不糙确实反映了一种变化。
上海人买普洱有几个不成文的规矩:
我个人提议刚入门的能够试试10-15年的熟普口感接纳度高,价格也适中。记住好茶不怕细品喝一口就知道是不是对路。
在上海喝普洱已经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了。它是:
尤其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有段时间我压力特别大,每天下午泡一杯老普洱,居然真的感觉舒缓多了。这大概就是普洱的魔力吧。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笑话有外地朋友来上海问本地人"你们上海人喝普洱是不是都有仪式感?"被问的人愣了一下回道:"喝杯茶而已哪来那么多讲究?"然后转身回家拿出紫砂壶、茶道六君子、烧水壶...😂
上海人喝普洱喝的是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法。它不像咖啡那样有确定的仪式,也不像红酒那样有严谨的品鉴标准,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生活。
若是你来上海想体验真正的本地生活,不妨找家老茶馆点一杯普洱,坐下来慢慢喝。也许你喝不出什么特别,但当地人能从你喝茶的办法里,看出你是不是"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