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各位茶友,我是老王一个在云南茶山滚了十几年的“老茶鬼”,最近总有人问我:“普洱茶碧螺春这玩意儿到底好不好?”说实话这疑问让我琢磨了好久,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2025年最新鲜的实测体验,保证干货满满。
直接说结果吧:云南普洱茶碧螺春严谨而言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茶叶品类,更准确地说这是商家为了创新把云南的普洱茶(一般是生普)和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比如揉捻形式、杀青技巧)结合起来,搞出来的“混血儿”。
友情提示: 普洱茶和碧螺春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儿,普洱茶讲究的是后发酵和陈化,来自云南特定区域的特定茶树品种;碧螺春是绿茶,讲究的是早采嫩芽和精湛的炒制工艺,产自江苏苏州。
我第一次听说这概念时,说实话心里是打个问号的。就像你把川菜的麻辣和粤菜的清淡硬凑一起,能好吃吗?
今年春天我托在云南茶山的朋友弄来了一批号称“普洱茶碧螺春”的样品,泡了几泡感受如下:
指标 | 普洱茶碧螺春 | 传统碧螺春 | 生普 |
---|---|---|---|
香气 | 陈香+清香 | 嫩香、花香 | 青涩、豆香 |
滋味 | 鲜爽+醇厚 | 鲜醇、爽口 | 浓烈、回甘强 |
说实话此类茶对我而言,有点“四不像”。喝惯了纯种绿茶的会觉得它不够鲜爽;喝惯了普洱的,又觉得它不够醇厚。就像我邻居老李他平时就爱喝西湖龙井,试了这茶后直摇头:“怪怪的不伦不类。”
品质这东西见仁见智。但我觉得能够从几个方面看:
我个人认为目前市面上的这类茶,品质参差不齐,有些或许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用普通的普洱茶稍微加工一下就卖“创新茶”了。
过来人经验: 采购这类“跨界茶”时,一定要看清楚原料、工艺解释,能试喝。别被“创新”、“独有”等字眼忽悠了。
我觉得这类茶可能适合以下人群:
但要是你是:
云南普洱茶碧螺春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但目前的品质和口感还有待提升。它更像是一个“概念茶”,而不是一个成熟的品类。
倘若你感兴趣能够尝试一下,但别期望过高,就像我朋友小张说的“这茶嘛喝着玩玩能够真当宝贝就错了。”
我想说喝茶嘛,开心最要紧。不管是传统茶还是创新茶,找到本身喜欢的那一款,才是真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