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我老是被朋友问起这个事,说他们家的普洱茶怎么就泡不出那种味道,我就琢磨着是不是杀青的时间没掌握好。
杀青时间太长茶叶就会变得很硬,像铁一样,喝起来特别苦而且香气也没有了,我第一次做茶的时候就因为太贪心多炒了十分钟,结果整锅茶都。
杀青时间太长茶叶会丧失原本的鲜爽感,口感变差甚至会有焦味。
所以啊一定要留意时间,不能贪多也不能怕少。
杀青时间太短茶叶还没完全化解好,就会有生涩的味道,就像刚摘下来的叶子吃起来有点生不香也不甜。
杀青时间太短茶叶没有完全去除青草味,作用后续发酵和口感。
我以前试过一次结果泡出来的茶,喝起来像刚洗过的菜一点都不顺口。
这个疑问真的很要紧。我起初也不知道怎么判断,后来慢慢摸索出几个小技巧。
看颜色茶叶从绿变黄但不能发黑;闻气味:不能有焦味也不能有青草味;摸手感叶子要柔软不能太脆。
我一般会先用鼻子闻一闻,再用手捏一捏看看有没有变化。假若感觉不对就再炒一会儿。
这个疑问我也想过。春天的茶叶比较嫩杀青时间要短一点;夏天的茶叶比较老,或许需要多炒一会儿。
季节不同茶叶的含水量也不同,杀青时间也要更改。
比如夏天的茶水分多,杀青时间就要稍微延长一点,不然不简单炒熟。
说实话没有绝对的公式。每个人的手法、火候、锅温都不一样。
杀青时间不是固定的得依照实际情况变通更改。
我之前看过部分资料说大概在3-5分钟之间,但我觉得这还是不够准确。最关键的是靠感觉。
杀青温度太高茶叶简单烧焦;温度太低,又炒不熟。
温度控制是关键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冷。
我一般用手指试试锅底,倘若热得受不了就解释温度高了。假如还凉那就还得加点火。
手工杀青更讲究“手感”,机器杀青虽然快但少了点人情味。
手工杀青更有温度机器杀青效率高但缺乏细腻。
我喜爱手工杀青的感觉,每一锅茶都有不同的味道,就像每个人的性格一样。
杀青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摊凉、揉捻、发酵等等。
杀青后的步骤也很关键,不能只看杀青时间。
我以前只关注杀青时间,结果后面的步骤没做好,茶还是不好喝,现在才知道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
杀青时间是做茶的关键一步,不能马虎。我也是边做边学慢慢才摸索出一点门道。
期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们,别像我一样一着手就搞砸了。